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境外“淘金”哪家強?美股、港股和新興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4-15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隨著海外華人、旅遊者、學生等人口的飆升,以及機構投資者對外投資政策逐步放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把資産配置到境外市場。

  但在境外投資逐步平民化的當下,仍有很多人感到無從下手。那麼,究竟哪些市場的哪些資産值得配置?《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記者通過採訪外資銀行財富管理專家、QDII基金經理、私募境外基金經理以及第三方財富機構人士,試圖為大家勾勒一幅境外投資路線圖。

  匯率波動是首要風險

  説到境外投資,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匯率風險。2014年來看,由於油價和盧布大跌,使得投資俄羅斯的基金遭受大面積虧損。其中,匯豐環球投資基金-俄羅斯股票2014年跌幅達44.61%,百利達俄羅斯智取股票下跌39.06%。

  此外,受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日元匯率下跌等影響,日經225指數于4月9日突破20000點,2012年10月該指數還徘徊在9000點左右,兩年多時間上漲幅度超過100%,但是同期日元對美元匯率卻從78左右貶值到近期的120,貶值幅度近54%。也就是説,若在此期間投資日本股市,大部分股票收益會被匯率貶值抵消。

  “私募教父”趙丹陽當年折戟印度股市後在給投資者的信中也提到了匯率風險:“2011年,我們的虧損主要來自匯率波動,印度盧比下跌了16%。”可見,在匯率放開的國家做投資時,首要的考量就是匯率波動。

  廣發基金QDII基金經理邱煒指出,“QDII産品一般會有人民幣份額和美元份額,美元份額肯定沒有匯率風險,人民幣份額的話,基本還是換成美元來投資,從現在美元走強的大週期來看,匯率風險小很多。而有些以人民幣計價的産品,要是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還有額外的收益。”

  “如果購買非美元貨幣基金,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風險,比如去年如果投資日元或歐元計價的産品,在匯率上會遭遇兌換損失,所以最好還是投資掛鉤美元的産品。”邱煒表示。

  港股是境外投資首選

  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從政策支援等方面來看,中國香港市場無疑都是境外資産配置的首選地之一。

  在中國證監會剛剛放行5萬億元公募基金投資港股後,中國保監會隨即放出允許10萬億元險資投資港股創業板股票的消息,使得原本平淡無奇的港股創業板瞬間成為香餑餑。

  邱煒表示,“AH股溢價越來越高,兩地流通的渠道越來越多,包括滬港通,以及即將推出的深港通,還有QDII甚至以後的QDII2,會使得兩地的資産溢價逐漸抹平。香港市場估值抬高的概率越來越大,不過這需要一個過程,差價會慢慢接近,不會一步到位”。“現在來看,香港市場可能更安全一點,可以作為境外投資的一個首選,建議投資者選擇一些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進行投資。”邱煒説。

  近一週多時間以來,港股行情相當火爆,相關QDII産品紛紛被秒殺。短期來看,資金推動的暴漲行情存在回調可能,但相較滬指年內24.72%的漲幅,恒指今年以來才漲15%,後市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景林資産合夥人、香港公司主管曾曉松認為,“美國下半年加息是大概率事件,而且經過連續多年的牛市,美股估值已經不便宜了,如MSCI美股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已在17、18倍左右,市凈率高達2.7倍。相比之下,在港上市的H股、紅籌股等平均市盈率目前才10倍出頭,市凈率也只有1.8倍,不但比美國和歐洲便宜,也低於A股估值,在亞洲各經濟體中只比南韓股市的估值略高,因此目前仍處於估值洼地。看好在港股上市的消費、人壽保險、高科技、網際網路(TMT)、醫藥健康、節能環保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新興市場關注印度

  縱觀國際商品市場,一度靠中國崛起打造出來的商品超級牛市已然結束。目前在全球超低利率環境下,一些商品輸出國陷入囧境,隨著美國貨幣環境正常化和資金進一步回流美元區,新興市場的風險逐漸加劇,新興市場的發展也出現分化趨勢。

  在新興市場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印度的表現相當搶眼,孟買SENSEX指數從2014年初的21000多點上漲至目前的近29000點,一度突破30000點。此外,印度的資本流入從2013年開始持續改善,尤其是在莫迪政府大幅放緩12個領域外商直接投資限制後,印度FDI(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大幅上升。

  瑞銀董事總經理、北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指出,“我們比較看好印度,因為印度每個月有一百萬新增勞動力進入市場,可以煥發出生産效率,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另外,印度原油80%依賴進口,如果油價跌50%,進口石油節省的錢可以用在基建上。”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莫迪政府上臺後推行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為未來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在新的政策週期下,當前印度的財政赤字已明顯改善,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使得印度逐漸成為境外機構投資者在新興市場的投資首選。

  不過邱煒提醒,“印度最大的風險在於它的匯率是放開的,有可能出現投資收益被匯率吃掉的情況。”

  對此,國信證券認為,隨著印度外匯儲備連創歷史新高,印度盧比有望在美聯儲加息進程中成為新興市場最堅挺的貨幣。

  看好美股健康醫療、TMT

  在亞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又有哪些市場存在投資價值?

  邱煒認為,“美元資産在升值,從股市到固定資産,再加上美元本身也在走強,疊加效應下,可以配置美元資産。從資産多元化配置和穩定增值的角度而言,可以拿30%左右的資金配置美元資産。”

  記者注意到,美元指數從2014年5月份的78點左右已經上漲至目前的近100點,那麼美元的強勢還能持續多久?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4月4日發表的文章《美國就業放緩 新興資金流失》中提到,儘管3月份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遠低於預期,但從大格局來看,“美國經濟依然在復蘇,消費在改善,通脹壓力不大”。陶冬認為,儘管短期面臨技術調整,但美元升值的大趨勢遠未結束。

  如果投資美元資産,美股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蔡薇指出,“美國股市自2009年以來已經走過了6年牛市,此時再追逐指數化産品已不太合適。考慮到美國經濟依然處於一個強勁的復蘇週期,通過精選行業進行投資比較可行,可重點關注健康醫療和新興科技等行業主題基金的投資機會。”

  景林資産合夥人林宵表示,“預計今年中概股中的TMT板塊有機會,主要是智慧手機普及帶來的産業鏈投資機會,從上游的硬體到下游的應用軟體,一些公司在這波從PC網際網路向移動互聯網轉移的過程中比較順利,市場給予較好的估值。從事網際網路旅遊服務、網際網路金融以及O2O平臺等領域的公司股票長期值得看好。”

  歐元區資産適合長期持有

  再來看歐洲市場,歐元貶值後,很多投資者都對抄底歐洲充滿了興趣,包括很多高凈值人群紛紛跑到歐洲去買房。

  知名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發佈的報告顯示,2013年前中國對歐洲商業房地産的投資幾乎為零,但這一領域的投資額在2013年度衝高至28億美元,並在2014年進一步達到30億美元。

  那麼,現在是否仍是抄底歐洲房地産的好時機?

  邱煒認為,“2011、2012年歐債危機鬧得最嚴重的時候,很多國家瀕臨破産,包括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的房價跌得很厲害,那時候去抄底最合適。現在的話,尤其是英國等國家的房地産已經到了高位出貨的時候,這時候去抄底不太合適。”

  至於歐洲股市,德國等股市都在創新高,但歐元匯率貶值幅度較大,因此綜合收益並不是特別高。

  蔡薇認為,“歐元區國家在QE影響下財政阻力已經消退,信貸增長及歐洲央行3月開始實行的龐大的主權債券收購計劃將令歐元區資産受惠,可重點配置優質的藍籌基金。但需要注意的是,QE是把‘雙刃劍’,它在推高股市的同時,也有可能繼續加速本幣貶值。”

  諾亞香港執行董事葉靜儒表示,“2015年我們對歐洲是蠻看好的,不過今年以來歐洲市場已經上漲較多,所以更適合去做長線投資,比如5年、10年期,每年可能會有百分之十幾的回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