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貨幣"大放水" 2015年旅行投資跟著匯率走

  • 發佈時間:2015-03-02 14: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地理學上,世界是橢圓的;在旅行和資本圈裏,世界是平的。

  匯率則是“找平”世界的挖掘機: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大跌近20%,讓地中海的海風咫尺可聞;英鎊不再高冷,讓充滿魅惑的奢侈品走下神壇;澳元入“4”,讓南半球的陽光、沙灘和袋鼠近在眼前。

  趁著全球貨幣“大放水”,去旅行吧,放鬆心情、大膽消費;趁著海外資産相對貶值,做好預算、點檢行裝,揚帆起航吧……

  俄羅斯

  今年節前,在中俄邊境口岸的黑河邊防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們,看到了這樣一幕:等待出境的中國遊客手提大型旅行箱,排起了長龍,正在通過安檢。受盧布匯率下行影響,去俄羅斯購買年貨的中國遊客日漸增多。

  2014年匯率市場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盧布“滑鐵盧”,原油價格腰斬和經濟制裁的雙重打壓,使俄羅斯陷入泥潭,盧布大幅貶值,人民幣兌盧布自2014年6月27日低點1:5.4037以來持續走高,截至2015年2月27日已降至1:9.7840,最低曾達到1:11的水準。

  “原本冬季是寒冷俄羅斯的旅遊淡季,但因為盧布貶值,2014年12月份以來的預訂量比11月同期增加了兩成,並且很多線路都已售罄,價格比旺季幾乎便宜了一半。”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表示,赴俄遊一般為6至8天行程,主要遊覽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市的克里姆林宮、紅場、冬宮等景點,受盧布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國內飛往俄羅斯的機票價格明顯下降,比去年同期降約五成。

  而盧布的貶值,使俄羅斯境內的商品遭到本地居民以及外來遊客的瘋搶,“超市貨品銷售一空,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地超市裏的商品都讓老百姓買空了。”一位在俄羅斯工作多年的中國人金女士。

  尤其俄羅斯電子産品、奢侈品一度跌至“白菜價”,引來海外遊客瘋狂掃貨和留學生火爆代購。“在莫斯科生活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華人,就像是在中國購物一樣。”一位在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感嘆,在莫斯科紅場的國家百貨出現了比平常多出好幾倍的華人,愛馬仕、LV、Pra da這些奢侈品從12月16日開始就都賣空了。

  但為了應對盧布貶值,俄羅斯許多商品開始提價。“俄羅斯現在物價已經增長了15%-25%,這只是進口商品,因匯率原因,很多公民在消費方面都選擇了當地本國産品,這樣可以減少一些開支。很多公務員和當地的公司已經近半年開不出工資!這對當地的老百姓是致命的打擊!不能保證基本的生存,只能靠以前的積蓄來維持生計。”金女士説。

  金女士進一步表示,現在很多中國人都已經回國或者企業轉型,把俄羅斯商品帶到中國銷售,這樣可以把手裏盧布在原有的基礎上稍微賺一些利潤,減少虧損。如果中國人有一定的資金基礎可以在這裡購房、留學、旅遊都是不錯的選擇。“2015年,到俄羅斯旅遊是很划算的,尤其俄羅斯的琥珀,很有吸引力。”

  澳大利亞

  一張紙幣微微降低身價,就拉近了北半球與南半球的距離。2015年,赴澳旅行、留學澳大利亞將省下一大筆資金。

  2014年7月下旬以來,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持續走低。澳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自去年7月21日的1:5.8799階段高位持續貶值,截至今年2月27日已跌至1:4.8959,跌幅逾16%。

  這對於有志留學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來説,無疑是巨大利好。據相關留學專家介紹,目前一名普通本科生在澳洲一年的學雜費約4萬澳元,按照2014年7月21日澳元兌人民幣匯率5.8799計算,需人民幣23.52萬元。而按照最新的人民幣兌澳元匯率中間價計算,則需19.58萬元人民幣,一年可節省3.94萬元人民幣。

  同樣的利好,當然不會被旅行客忽略。據澳洲網報道,隨著澳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中澳航空協議的簽署,澳大利亞在今年春節期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中國遊客潮。

  在遊客大軍中,又有不少遊客懷揣著鉅資實地考察澳大利亞的房地産市場。陳先生便是這其中的一員,有投資顧問聲稱澳大利亞樓房的租金回報率最高能夠達到兩位數,租金足以還貸,在他看來,買房還是最保值的投資,而澳元貶值,讓當地的房産更有吸引力。

  事實上,就是在澳元貶值的同時,當地房價仍將保持上漲勢頭。CoreLogic RP公司房價指數顯示,澳大利亞各主要城市的房價在近一個月內平均上漲1.3%,在近3個月內上漲1.9%,在過去一年中的漲幅更達到8%,其中雪梨以13%的漲幅領漲。

  瑞士信貸估計,未來7年中國人還將在澳大利亞房産市場再投入440億澳元,更加有利的匯率可能會促進投資增長。澳元貶值時,中國買家的購買力變得更強。澳大利亞當地媒體也認為,今年中國買家將繼續對澳大利亞房産“狼吞虎咽”。

  除了個人投資者,在澳大利亞進行大規模投資的還有中國地産商。市場數據顯示,近年來,來自中國房地産商共斥資21億澳元用於在澳大利亞購買開發用地。中國最大的數家開發商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公寓建設項目總價值已經達到40億澳元。澳大利亞房地産仲介公司CBRE高管湯姆表示,中國開發商令澳大利亞市場側目的一個原因並不完全在於投資總金額,而是屢屢高調購買澳大利亞地標性建築。最新消息顯示,大連萬達集團將收購位於雪梨環形碼頭的地標開發用地Gold Field House。

  東南亞

  “廟宇林立的千佛之國,信仰為上的微笑之國;擁有海島、美食和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天生的旅遊國度。”這是旅行網站對泰國的讚譽。

  在全球貨幣“大放水”的背景下,中國國門的東南隅諸國,也未能獨善其身,人民幣兌諸國貨幣爭相升值。人民幣兌泰銖的升值實際上早自2013年4月便開啟,從4.6082的階段低點,上漲至2014年初最高的5.4418元,今年以來這一數值有所滑落,但整體在高位徘徊;新加坡方面,新加坡元兌人民幣從去年10月底的1:4.7877降至最新的4.6165;人民幣升值幅度並不大,但也可以稍稍減緩旅行的資金壓力。

  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匯率波動則相對更大,作為亞洲唯一的原油凈出口國,布倫特原油價格今年下跌49%使得馬來西亞財政收入大幅縮水,馬來西亞林吉特貶值幅度領跌亞洲新興市場貨幣。

  WIND數據顯示,人民幣兌林吉特價格自去年7月底的1:0.49970升至最近的1:0.56020,升值幅度9.18%。

  距離中南亞較近或不願舟車過於勞頓的“驢友”,“新馬泰”無疑是好的選擇,不過需要選擇靠譜的航空公司哦!

  歐洲

  徜徉塞納河畔,感受法蘭西埃菲爾鐵塔的浪漫;走進德國,品味久負盛名的“慕尼黑啤酒”;步入歐洲花園,體驗“風車之國”荷蘭的鬱金香誘惑;融入奔放的西班牙,在馬德里的足球賽場擂鼓吶喊……

  2015年,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吧,歐洲低廉的匯率,已經向遊客們敞開了歡迎的懷抱。

  去年以來,在歐洲央行為對抗通縮及經濟繼續下行風險,宣佈實施全面量化寬鬆計劃的影響下,歐元兌人民幣持續走低。WIND數據顯示,歐元兌人民幣自2014年5月7日創下階段高點1:8.6922之後,幾乎呈現單邊下跌行情,至2015年2月27日跌至1:7.0241,跌幅高達18.96%,期間曾于2015年1月26日破“7”至低點1:6.9708,創13年來新低。

  換句話説,在2014年5月兌換1萬歐元,大約需要8.69萬元,目前則只需要7.02萬元,幾乎打了八折。同樣多的歐元只需要更少的人民幣兌換,這意味著去歐洲遊玩的成本降低了,去歐洲購物的購買力提高了。

  國內最大旅遊集團攜程表示,今年中國遊客春節前往歐洲旅遊的人數明顯上漲,攜程歐洲跟團遊人數同比去年上漲50%,而自由行人數翻倍。

  光大旅行社歐美事業部的朱夢燁預計今年歐洲的購物遊會比往年火爆,因歐元對人民幣貶值,令機票、酒店、地接服務等旅遊成本相對降低。往年,歐洲遊的價格動輒上萬元,現在則下降了一兩成。

  除了旅行,去歐洲投資、購置房産也是不錯的選擇。有在德國工作的中國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德國房産搶購火爆。從事歐洲房産購置的北京仲介張先生説,歐元貶值促使更多客戶到歐洲尋找投資機會。“歐元的下跌明顯降低了到歐洲旅行和投資的費用,更多的人因此想到那裏投資。去年5月購買西班牙一套標價50萬歐元的房子大概需要410萬元人民幣,到今年1月則只需要350萬元人民幣。”

  國際房地産諮詢公司戴德梁行華北區投資及顧問服務部主管劉兵也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機構投資者開始到歐洲置業,其中首選是英、法兩國。

  日本

  從家電到房産,從化粧品到奢侈品,中國遊客正在“掃蕩”日本。

  “這個春節10天時間裏,估計有多達45萬中國遊客在日本花了近60億元人民幣用於購物,從保溫杯到名牌包,不少商場貨架上被掃蕩一空。”日本當地電視臺的節目稱。

  根據日本司法部的最新數據,2014年入境外國人人數突破1400萬,同比增加25.7%,創下了歷史紀錄。其中亞洲國家的入境人數佔了很大的比重,自2012年日元匯率下滑以來,亞洲旅客中泰國幾乎增倍,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旅客增加了50%至60%。而僅2014年,中國入境者人數同比增加了九成。

  助推上述數據飆升的主要原因在於日元的大幅貶值。數據顯示,自2012年9月以來日元貶值已逾超過30%,日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已自2012年的100日元兌換8元左右人民幣,跌至2月27日的100日元兌換人民幣5.2545元。

  日元的持續貶值使得外國遊客在購物時收穫物超所值的驚喜。自2014年10月1日開始,日本對外國遊客實行了“全商品免稅”,每名遊客在同一家店只要購買滿5000日元就能享受免除8%消費稅的政策。

  旅行之外,在日投資房地産也成了海外資金的首選。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2014年海外購買日本房地産為2013年的三倍,佔了國內房地産交易的20%。都市未來綜合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海外法人日本房地産取得金額為9777億日元,比2005年以後最多的2007年高出80%。

  加拿大

  作為石油儲量全球排名前四的加拿大,原油價格的大跌,也壓垮了加拿大貨幣,去年下半年以來,加元兌美元及人民幣持續貶值。

  WIND數據顯示,加元兌人民幣自去年7月2日高點1:5.8403下滑至最新的1:5.0202,跌幅近14%。

  有華裔旅遊業內人士曾對媒體表示,加元貶值利好本國旅遊業。2000年左右,美元兌加元的匯率高達1.5左右時(目前為1.2514),加拿大旅遊業便十分旺盛。該公司有四、五年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可以接到從台灣過來的50人左右規模的團。這些年隨著加元走高,油價也不斷往上升,導致酒店等其他費用紛紛上調,對加國旅遊市場造成一定衝擊,希望這次加元貶值能促進本國旅遊市場的繁榮。

  除旅遊業,加拿大的國際教育也將從加元貶值中獲得好處。一位中國小留學生的陪讀家長表示目前留學費用節約了至少15%。

  但加拿大的房地産市場,似乎不如前述國家受海外投資者歡迎。今年1月加拿大房屋銷售量進一步下滑,主要是由於阿爾伯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的房地産市場降溫。加拿大房地産協會(CREA)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全國範圍內,1月份的房屋銷售量比去年12月下降3.1%,與2014年1月相比,今年1月的銷售量下降2%。

  加拿大央行在2014年下半年金融系統評估報告中表達了對房産市場的擔憂。央行認為,目前加拿大的房價已經被高估10%至30%,給購房者帶來了巨大的房貸壓力,也成為當前加拿大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

  新浪財經加拿大特約觀察員葉毓蔚在其《加拿大的房子還漲得動嗎?》一文中指出,加拿大房地産市場目前的整體表現,其實並未如同很多人想像般火爆。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加拿大房市,“參差不齊”可能比“形勢一片大好”更合適,而“軟著陸”或許是政府與民眾樂見的最佳結局。

  可見,此時去加拿大旅行是好選擇,投資房産則未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