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港股通額度告罄 恒指4日漲近一成

  • 發佈時間:2015-04-10 02:31:1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內地資金大舉“南下”搶籌,引爆恒指連續兩日瘋漲,港股通額度連續兩日告罄。4月9日,恒指一度逼近28000點,創七年新高。資金南下掘金,對A股造成分流,昨日滬指在4000點上劇烈震蕩,最終下跌37點收報3957點。

  恒指4月以來漲幅超滬指

  資金大舉過江掃貨引爆港股行情。4月9日,恒指跳空高開2.58%,開盤後一度漲逾6%,逼近28000點,創2008年1月以來新高。全天成交2915億港元,打破前一日創下的2524億歷史紀錄。

  兩日來,港股通一掃前期交易寡淡局面,接連出現額度告罄的火爆場面。昨日午後開盤不久,港股通單日額度105億元即又告罄,比前一天提早20分鐘,滬股通額度則剩餘179.8億元人民幣。據媒體報道,管理層正在研究提升滬港通額度應對當前市場形勢。

  “南熱北冷”的局面對A股資金形成分流。在恒指暴漲的同時,滬深兩市卻大幅跳水,滬指昨日盤中最大振幅超過百點,創業板盤中一度重挫超過5%。

  自去年11月份滬港通開通之後,港股和A股間的價差非但沒有收斂,反而進一步擴大,港股成為投資者眼中的價值洼地。再加上三月底內地監管方放行保險及公募基金,扣響了大陸資金進軍港股的發令槍。

  四月份以來,恒指4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8.21%,而滬指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為5.59%。與此同時,AH股溢價指數已經由三月份高點136.52回落至昨天的123.74。通過溢價指數來看,目前整體港股較A股仍有23%的折價。

  AH股上市折價大港股受青睞

  “目前的港股是2000點的A股。”香港時富金融投資總監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推測未來港股至少仍有20%的漲幅。

  據他透露,由於公募和保險投資港股需要完成相關手續,目前南下的資金中主要以私募為主,這部分資金更加喜歡炒作中小盤股,也就是幾分錢、幾毛錢的“仙股”。未來炒到十幾倍、上百倍都有可能。

  從近兩日資金投資港股發現,在兩地上市、較A股有大幅折價的港股更獲得資金的青睞。例如,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洛陽玻璃中國遠洋浙江世寶等。此外,港股創業板的股價,也取得了不菲的漲幅。這主要源於目前A股創業板市盈率已超過90倍,而港股成長股估值尚不到15倍,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估值鴻溝。

  一位熟悉港股的資深投資人士稱,從目前港股創業板的投資軌跡來看,和內地A股之前被爆炒的行業是高度重合的,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軟體、電子資訊行業。這意味著港股創業板出現A股化的現象。

  不過,香港時富金融投資總監認為,通過多年對於港股的觀察,內地資金“爆炒”港股幾乎沒有成功過,一些資金可能通過資金優勢把小市值股票炒高,但很難完成派發。此外港股的交易制度和內地有很大不同,做空機制完善,如果用投資A股的思維來操作港股,將會栽大跟頭。

  多只QDII基金額度告急

  基礎市場火爆行情下,港股QDII基金凈值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跑步進場搶籌。昨天銀華基金因申購火爆額度用盡,公告暫停申購。華安、易方達、廣發、南方、嘉實仍有額度,但均不富足。

  4月9日銀華基金髮佈公告稱由於外匯額度的限制,根據相關規定對銀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分級4月8日的申購申請全部予以拒絕。記者從北京一家銀行客戶經理處獲悉,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可能近日也將限購,限購額度為40億元人民幣,一旦申購超限有可能啟動比例配售。

  據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最新QDII額度審批情況顯示,3月26日獲批QDII額度的基金公司共有5家,嘉實基金獲得34億美元,其次是南方基金的26億美元。

  好買基金認為,目前來看雖然行情演進迅速,但香港的機遇是存在於中長期的,現在仍是價值洼地,有政策支援,行情能延續。基金公司QDII額度耗盡通常需要數周進行增加,港股通的單日額度耗盡也説明目前投資港股的流量受限已經逐漸顯現,管理層或許會考慮進行額度調整。對於希望把握香港市場機遇的投資人而言,儘快把握通道佔坑才是關鍵。 新京報記者 白金坤 蘇曼麗

  - 相關新聞

  券商首季凈利頂去年半年

  國信月賺16億,中信3月凈利同比漲10倍

  交投活躍、兩融大增,火爆的市場行情推動券商一季度業績“亮瞎眼”。截至4月9日,17家券商發佈了今年3月份的業績快報或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國信證券3月份大賺16億暫居首位,中信證券3月凈利潤同比漲10倍。多家券商在今年一季度賺的錢相當於去年半年。

  3月業績均現大幅增長

  4月8日和9日晚間,17家上市券商發佈了今年3月份的業績快報和一季度的業績預告,包括廣發證券太平洋證券、西部證券、國信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元證券方正證券長江證券海通證券等。

  數據顯示,券商業績大爆發,3月凈利潤環比與同比均現翻倍增長,有的甚至高達10倍。3月份賺錢最多的是國信證券,凈利潤為16.2億元,環比增速為198%;而凈利同比增長最快的是中信證券,其3月凈利潤為11億元,同比大漲10.87倍。

  對比已發佈的2014年年報,券商今年一季度賺的錢普遍相當於去年半年。廣發證券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24.7億-25.7億元,而其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全年凈利潤為50.23億元。太平洋證券一季度凈利潤為2.5億元,去年全年的凈利潤為5.43億元。國元證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7.2億元,去年全年凈利潤為13.72元。

  警惕券商股衝高回落

  多家券商表示,業績爆棚主要是由於市場行情活躍,兩市指數持續攀升,推動公司的經紀業務和包括兩融業務在內的信用業務快速提升所致。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指數和交易額呈現了較大幅度增長。截至3月末,滬指比年初上漲了15.87%,一季度兩市的股票基金總成交金額同比增加了244.31%。今年以來兩融餘額在3個月內上漲了5000億元,衝破1.5萬億元。

  記者昨日從亦莊一家券商新設營業部處獲悉,該營業部2011年末成立,截至2014年日均成交量約2000萬左右,2015年日均成交量則高達2億元。上述營業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去年同期日均開戶數能保持10戶左右就不錯,現在日均開戶維持在50戶-60戶。

  中航證券分析師楊鵬飛認為,3月以來市場交投急劇升溫,兩市成交額、融資餘額再創新高,券商業績大幅超預期,這是近期券商股上漲的直接原因。但他提醒投資者,在佣金率下滑及券商資金緊張前提下,市場交投放量帶來業績增長邊際效應減弱,需警惕衝高回落。 新京報記者 李蕾 郭永芳

  - 貨幣市場

  央行單周凈回籠150億

  新京報訊 (記者郭永芳)4月9日,央行公開市場進行1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在3.45%。央行公開市場本週凈回籠資金150億元,上周為凈投放50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告訴新京報記者,根據市場的資金供應量來看,現在股市這麼火爆,資金供應還是比較多且民間資金都動員起來了,不回購一點市場可能會出問題。

  涂永紅稱,央行制定貨幣政策一定不是單純為了股市,是根據整個宏觀經濟的需要來制定。

  有分析指出,央行維持溫和的逆回購操作,顯示其認為短期流動性狀況無太大的波動風險。本週凈回籠資金基本符合預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