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漢能薄膜發預警公告力爭復牌 稱正尋求國家支援

  • 發佈時間:2016-02-29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于南  責任編輯:李喬宇

  2月26日晚10點,在去年5月20日因股價暴跌一直停牌至今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漢能薄膜”)發佈了其2015年盈利預警公告,這一公告內容顯示,漢能目前仍未能渡過危機。

  這份類似于A股上市公司年度業績預告的文件預計,2015財政年度,漢能薄膜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將首度出現虧損,且預警公告將虧損程度描述為“顯著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在預警公告中,漢能薄膜表示,為化解危機,漢能控股正一邊開展重組,一遍積極和各方溝通,爭取國家支援。而漢能薄膜則加強與香港證監會的溝通,且仍在尋求法律意見,繼續盡力回應香港證監會的關注事項,以此尋求儘快恢復股票買賣。

  聚焦CIGS及砷化鎵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在去年9月29日,漢能控股21週年的司慶紀念活動時,漢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做過一場內部演講。

  彼時,他反思,“這次事件(股價暴跌及停牌)對漢能和我本人的教訓是深刻的,客觀來説,漢能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問題和不足”。

  在此基礎上,他還表示,“漢能將向移動能源戰略轉型。具體説,是以核心薄膜發電技術,實施‘移動能源+’戰略落地實現,通過與産業鏈其他相關行業的合作,為各行業提供差異化和獨有的‘薄膜芯’解決方案。同時,漢能的業務將更加聚焦:加快CIGS技術和砷化鎵技術的國産化以及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

  近日,兩則公開消息似乎佐證了漢能方面正在積極落實李河君這一“更加聚焦”的戰略。

  其一,不久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發佈認證結果,漢能海外子公司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研發的砷化鎵雙結電池的轉化率達到31.6%,打破雙結電池世界紀錄。由此,目前漢能保持著成為單結電池28.8%和雙結電池31.6%的兩項世界紀錄。截至2015年底,漢能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專利已達到1319項,其中70%為發明專利,關鍵專利均以轉化應用。

  其二,今年1月底,漢能官方曾發佈消息稱,公司旗下的美國子公司MiaSolé研發並生産的CIGS柔性薄膜太陽能組件FLEX-02(量産轉化率達到16%)已經在漢能位於廣東河源的工廠生産。

  漢能官方並未就上述兩則消息回復《證券日報》記者任何資訊。但據接近漢能控股的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MiaSolé的CIGS組件的確已經實現了本地化生産,這對公司意義重大;另外,鋻於砷化鎵電池的優異表現,未來公司可能會在這一方面加大投入”。

  漢能方面力爭復牌

  當然,目前來看,漢能最為棘手的問題仍然是復牌。

  就漢能預警公告,《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與漢能方面取得了聯繫,相關負責人給予回復稱,“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被香港證監會指令停止股票買賣,一直沒有任何結論,此事對漢能業務造成重大影響,經營環境惡化。漢能正在積極重組,爭取國家支援,目前情況已經好轉,我們對復牌有信心”。

  但與此同時,漢能方面亦透過公告表示,由於香港證監會不能或未能妥善回應其對“公司向香港證監會呈交的重組建議:將漢能薄膜進行大型重組,大幅削減或終止漢能薄膜與漢能控股及其聯屬公司間的關聯交易”的關注事項。

  故漢能方面最終未執行該重組,並決定除公司2015年6月15日-7月20日所披露之交易將會取消外,其他漢能薄膜與漢能控股的關聯交易將繼續生效。

  此外,漢能薄膜在公告中將“顯著虧損”的原因歸納為4點,其一,公司股票持續停牌,對聲譽的嚴重負面影響,令集團若干現有及潛在客戶、業務夥伴等表示欲減少、暫停或延遲與集團的合作計劃;其二,漢能薄膜在2015年度內與漢能控股的關聯交易所取得的相關收入大幅下跌;其三,集團為生産線等進行很多準備和研究工作,産生一定程度的開支,對2015年盈利造成影響;其四,漢能控股及其附屬公司之逾期款項,將對漢能薄膜帶來負面影響。

  針對漢能控股與漢能薄膜間存在的欠款,公告稱,截至2015年12月31日,漢能薄膜對漢能控股的應收合約客戶總額達到了23億港元,貿易應收賬款約為26億港元,其中26億港元為逾期款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