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佳兆業風波影響漸退 房企海外融資熱再漲潮

  • 發佈時間:2015-06-03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斯丹  責任編輯:張恒

  佳兆業風波曾一度“吹冷”內地房企的海外融資潮,但隨著貨幣政策的逐漸寬鬆及調控政策的逐步放鬆,中國房地産市場出現回暖跡象,海外融資環境也隨之有所改善。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今年前4月,只有少數幾家較大規模的內地房企成功在海外發行債券,如恒大地産、碧桂園、遠洋地産。而進入到5月份,越來越多的中小型房企也開始拋出了海外發債的計劃,如中國奧園、雅居樂、花樣年控股等。

  房地産與金融資深評論人士黃立衝對本報記者表示,市場資金面充足推動中國房地産的回暖,開發商現金回籠加快,違約風險降低,加上佳兆業為代表的房企負面影響下降,使得海外融資渠道變得更為順暢。

  但從明年開始,內地房企將迎來海外債券到期高峰,一些中小房企如果不能持續改善經營狀況,其信貸狀況可能會變得更差,違約風險也將升高。

  海外發債、配股驟增

  5月是今年內地房企海外融資的一個分水嶺。

  在此之前的4個月內,內地房企的海外融資陷入冰點狀態,尤其是佳兆業海外債券違約事件發生後的那段時間。

  按照往年慣例,房企往往喜歡在1月進行海外發債,以增加這一年的資金寬裕度。去年1月就有10多家房企發行海外債券。

  受到佳兆業事件、美國結束量化寬鬆、美元對人民幣的強勢反彈影響,今年年初房企在海外的融資成本和難度雙雙提升,很多房企推遲了海外融資的計劃。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1~2月,只有恒大地産、綠城中國、世茂地産、碧桂園、遠洋地産5家大型房企成功在海外發行債券,金額共計256.1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9.2%。

  3~4月,僅有景瑞控股、時代地産2家房企發行海外債券。其中,景瑞控股發行的1.5億美元3年期優先票據,利率高達13.25%。

  不過,進入5月下旬,這種糟糕的狀況開始發生變化,房企海外融資的活躍度逐步提升,宣佈海外發展的中小企業明顯增加,發債利率逐步走低。

  先是中國奧園,于5月18日宣佈擬發行3年期的2.5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為10.875%。

  緊接著,雅居樂於5月21日發佈公告稱,將發行5年期的5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為9%。

  隨後,花樣年、旭輝控股同時于5月27日相繼宣佈了海外融資計劃。花樣年將發行3年期2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11.5%;旭輝控股將發行5年期4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利率7.75%。

  這幾家房企此番海外發債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對現有債務進行再融資,也就是“接新錢換舊債”。

  鋻於房地産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使用金融桿桿較多,債務再融資是維持資金流穩定的重要手段。

  除了發債之外,內地房企也積極利用香港上市平臺進行擴股融資。

  5月27日,旭輝控股在宣佈海外發債計劃的同時,還公告將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6億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9.04%。配售價每股2.2港元,較5月15日收市價2.5港元折讓12%。

  5月29日,恒大地産也發佈公告,宣佈將配售8.2億股新股,配售價5.67港元/股,佔擴大後公司已發行股本約5.25%。公司擬將認購事項估計所得款項凈額約46億元用作償還債務及一般營運資金。

  風險仍存

  樓市回暖、資金面寬鬆,被認為是海外融資環境改善的主要原因。

  評級機構穆迪6月2日指出,隨著2014年下半年以來貨幣與調控政策逐步放鬆併發揮作用,未來12個月中國房地産銷售額將改善2014年的下降趨勢,並實現溫和增長,同比增長0%~5%。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李國宜表示:“2015年4月很多大型開發商的銷售增長,信託融資成本和按揭貸款利率下降,一些投機級發債人重新發債籌資。2015年下半年開發商可能迎來復蘇。”

  全國房價也開始止跌回升。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環比由跌轉漲,上漲0.45%。其中一線城市漲幅尤為明顯,深圳、上海房價分別環比上漲2.68%和2.32%,領跑全國。

  在黃立衝看來,一系列降準降息等貨幣寬鬆政策之下,國內的資金面充足,推動了房地産市場的回暖。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開發商現金流回籠加快,違約風險大大降低。

  而近期香港股市的熱火朝天也為房企配股提供了良機。黃立衝説,牛市之下,內地房企配股難度降低,配股集資後,資本充足率提升,對外借貸能力也將得到加強。

  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此前佳兆業違約引發海外融資環境變差,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佳兆業的政治風險正在逐步降低,行業中也未出現其他類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海外投資人的顧慮。

  “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出現內地房企海外融資的密集期。”黃立衝説。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指出,畢竟相對於信託、基金等融資方式,海外融資的優勢仍然明顯。

  不過,行業中的風險依然暗涌。

  標準普爾提供的數據顯示,明年,境外債券到期規模同比增長將超過一倍至60億美元左右。2017和2018年到期規模將分別升至8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

  “若開發商要滿足2016年及之後大規模境外債券的再融資需求,房地産業的經營狀況需進一步持續改善。受資本流動和外匯波動影響,境外市場的信貸狀況可能迅速變差。”標準普爾認為。

  李國宜分析,此前房地産行業一直嚴重依賴債務融資支援自身增長。對部分陷入困境的發債人而言,可能無法發股籌資,被收購可能成為其生存之道。

  黃立衝也認為,接下來中國房地産行業將出現嚴重分化,大型房企現金流持續向好,中小房企尤其是沒有上市的房企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困境,行業整合趨勢明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