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熔盛重工遭投資者追討違約金 公司面臨退市危機

  • 發佈時間:2014-12-02 07:22: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自從熔盛重工與全柴動力的“聯姻”失敗後,全柴動力的投資者紛紛要求公司賠償違約金。

  據了解,雖然機構對熔盛重工的法律訴訟以失敗告終,但全柴動力的投資者一直並未放棄向熔盛重工追討違約金。

  近日,有深圳投資者趙女士向記者透露,日前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復議回復,稱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退回熔盛重工履約保證金一事,因相關案情複雜,需延遲到12月10日答覆。

  熔盛重工“悔婚”

  遭投資者追討違約金

  回顧2011年4月27日,熔盛重工發佈《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公告稱,熔盛重工將受讓全椒縣政府持有的全柴集團100%股權。因全柴集團持有上市公司全柴動力44.39%股權,超過30%而觸發要約收購。根據相關規定,熔盛重工為此向全柴動力其他股東發出要約收購,擬以16.62元/股的價格收購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55.61%的流通股權,總收購金額為26.19億元。

  2011年6月份,熔盛重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補正通知書》,要求熔盛重工在30個工作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國資委、商務部相關批復文件材料。2011年8月,熔盛重工取得國務院國資委和商務部反壟斷局的批復文件。此後,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熔盛重工一直未上報材料。

  直到2012年8月份,離國資委批復文件有效期截止日僅剩9天時,熔盛重工向證監會申請撤回“向全柴動力除全柴集團之外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股份的要約的行政許可申請材料”,並於3天后取回申請材料,終止要約收購計劃。

  有全柴動力的投資者認為,熔盛重工本次要約收購計劃的失敗皆是因為公司故意不上交補充材料所致。而鋻於在熔盛重工公佈要約收購計劃前後,全柴動力股票的大漲與大跌造成投資者的損失,有投資者認為,熔盛重工應該為此支付違約金。

  回顧熔盛重工公佈要約收購前後的股價變化可知,2011年3月份,全柴動力公告股權掛牌拍賣前兩日,股價曾飆升至階段最高價21.96元/股。而當熔盛重工宣佈放棄“婚約”,全柴動力2012年8月份復牌後,開盤即一字跌停,當天報收8.71元/股,與要約收購價16.62元/股相差近每股8元。

  全柴動力股價短時間內連續暴跌,使得部分投資者遭受了重大損失,其中不乏機構投資者。2012年9月份,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熔盛重工提起訴訟,理由是熔盛重工嚴重違反先合同義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要求熔盛重工賠償興業基金持續投資200萬股全柴動力所造成的1637萬元損失。

  不過,熔盛重工表示,締約過程的開始應以要約收購生效為前提,要約收購報告不是正式要約,其生效需要證監會的無異議函。截至2012年8月份,熔盛重工未向證監會遞交行政許可所需的補正材料,要約收購沒有生效,也談不上有“締約過失”。

  現如今,雖然興業全球基金對熔盛重工的訴訟最後沒有成功,但至今仍有全柴動力投資者不死心,並向證監會提出行政復議。

  一位深圳投資者趙女士向記者表示,依據《合同法》,熔盛重工不履行要約收購的義務後,就應以它交付的履約保證金來賠償投資人。其認為,將這筆履約保證金退給熔盛重工的行為嚴重侵犯了投資人的權益。

  據了解,熔盛重工曾向安徽産權交易中心繳納競買保證金6.3億元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繳納5.24億元,作為本次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金。但是,2012年11月份,熔盛重工已經悄然收回5.24億元保證金,並試圖與全椒縣政府協商解除《産權交易合同》,並收回存放於安徽産權交易中心的保證金6.3億元及相應利息。

  對此,趙女士向記者透露,熔盛重工為收購全柴動力而交付到安徽省産權交易中心的另一筆6.3億元的保證金,安徽省産權交易中心並沒有立即將這筆錢退給熔盛重工,而是在2014年8月29日糾紛雙方經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熔盛重工承擔責任同意向全柴動力大股東支付部分錢款,雙方民事調解結案後才對這筆履約保證金作出雙方都同意的處理。

  “由此可見,熔盛重工交付到中登公司的5.3億元履約保證金是其為履行證監會所頒布的《收購管理辦法》,防止收購方操縱股市而不得不作的行為。”全柴動力的投資者認為,熔盛重工也應該對全柴動力其他投資者給予賠償。

  “我已向證監會提出申請行政復議,並希望證監會責令上海分公司收回這筆錢(5.24億元保證金),儘快將這筆錢平均分派給2012年8月22日持有該股、權益受到傷害的投資人。”趙女士如是説。

  據趙女士介紹,證監會已受理趙女士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與此同時,證監會還回復稱,因本案情況複雜,不能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行政復議決定延期至2014年12月10前(含當日)。

  熔盛重工面臨退市危機

  遭股東頻繁減持

  事實上,在造船業處於低谷的現今,熔盛重工近年來的業績並不理想。繼2011年熔盛重工攀上收入和利潤的最高點,分別實現161億元和17.2億元之後,公司從2012年開始陷入虧損,並持續至2014年前三季度,虧損擴大至33.62億元。如果公司無法保證2014年全年業績扭虧的話,公司將面臨退市的危機。

  為了自救,熔盛重工試圖向能源行業尋求轉型。2014年9月11日,熔盛重工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經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向New Continental收購吉爾吉斯項目60%權益,並已獲得五個位於吉爾吉斯的石油開採區塊的合作經營權益。

  10月14日晚間,熔盛重工再次公告稱,五口新油井的鑽井工程已經完成。其中,兩口新井已經開始産油,完成壓裂的一口新井錄得每日凈産油量約174桶。熔盛重工同時表示,將繼續強化新井開發,並加快老井修復,擴大壓裂井次規模,以進一步增加産油量。

  不過,公司對於能源的投資目前也僅僅剛剛開始,其能否解決公司的巨虧並填補公司的資金缺口還未有待觀察。

  事實上,中投顧問諮詢顧問崔瑜認為,熔盛重工的發展前景並不被業內人士看好,公司一旦重組失敗則退市的可能性極大。“這給其他造船企業敲響了警鐘,及時收縮、及早調整才是明智之舉。”

  似乎為了印證市場對熔盛重工的未來並不看好,近日,公司不斷傳出股東減持的消息。

  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熔盛重工主要股東宏易勝利投資者、宏易資本集團主席王平于2014年11月4日,場內減持公司2870萬股,套現3481.31萬港幣,成交均價每股1.213港幣,最高成交價每股1.23港幣。變動後持股35.99億股,持股佔比39.81%。

  對此,王平解釋稱,讓外界覺得有減持,主要是由於Partners and Kingwin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對熔盛重工兩批分別10億元及4.7億元可換股債券的部分優先投資者,因一年期滿,出售相關股票套現,令權益披露顯示該基金的持股比例減少。他強調長期支援集團業務發展,並看好業務前景。

  據記者整理統計數據得知,自從2014年10月30日開始至2014年11月18日,熔盛重工遭到多位股東合計32次減持,期間,尚無股東有增持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