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港股 > 港股大勢 > 正文

字號:  

熱錢推動港股創新高

  • 發佈時間:2014-08-20 01:00: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香港股市創六年新高,收市終於站在25000點以上,以25122點報收。

  自七月以來,香港股市可以説是漲勢如虹。“滬港通”10月份開通在即的消息先是刺激起了內地股市,在內地A股的強力反彈帶動下,港股隨風起舞,隨後,國企改革等概念股輪番上陣,港股走出了一波少見的行情。其中重磅紅籌股中移動短短四天時間累升12.5%,站到96元以上,市值驟然膨脹2000億元。

  不僅是滬港通概念股,隨著內地與香港股市扭轉此前頹勢,香港股市氣氛熱烈,不斷挖掘炒作各種題材。隨著內地改革呼聲高漲,內地國企改革成為新一輪炒作重點。香港市場把國企改革看做是中資股重新包裝的良機,認為在國企改革中,企業重組機會多多,絕不乏尋寶良機。地方版改革是另一個尋寶方向,在港上市的一批國企窗口公司多年來不斷重組,且不説其營運及治理成效如何,改革本身其實就是投資及投機的機會。

  近期以來,滬港通、國企改革、績優股、A股交易所買賣基金四大主題輪番上場,相關股份股價紛紛跑贏大市。目前的市場輿論相信這些題材會繼續輪流炒作。有基金經理稱,歐美股市升勢已維持一段時間,估值趨高,反而中資股估值仍便宜,“加上還有國企改革、滬港通等概念,股市空間還很大。”

  股市大漲的基礎是資金。香港不少財經人士指出,滬港通只是一個契機,真正催化金融市場興旺的,不在實體經濟而是低成本資金氾濫,特別是原來流連于歐美的大量資金進入香港。

  構成海外熱錢流入內地與香港股市原因頗多,主要是全球不少成熟市場經濟放緩,特別是歐洲。由於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互相啟動制裁,夾縫中的歐洲成為無奈的受害者;同樣日本以至英美近期經濟表現也不理想,大量資金有外流需求,而內地與香港股市近年來淪為價格洼地,成為海外資金尋寶重地。在滬港通題材刺激下,外資對中國概念重拾興趣,同時押注人民幣單邊升值死灰複燃,種種條件作用下,外資大舉進入,流連忘返。

  資金不斷流入港股吸納股份,恒指因而連創高位,這又促使更多資金流入炒股。內地資金也開始曲線進入香港。有機構透露,內地投資者近月積極在香港開立港股賬戶,借此提前接觸香港市場。內地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今,內地投資者通過證券行的香港分支機構,開通港股戶口數目明顯增多,同比增幅達三成以上,且對冷落已久的港股Q D II亦重新恢復關注。

  而香港證券公司直言,近月開設港股戶口的內地投資者比去年大升六成,這些內地投資者希望在買賣港股的同時,炒賣其他高杠桿的投資産品。這當中絕大部分為持有資金超過一百萬港元,交投活躍的資深內地投資者。

  有市場人士指出,其實內地人繞道本港開戶,直接買賣港股還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滬港通要求參與港股的投資者,賬戶資金餘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但來港開戶則可避開這個限制。

  由於現時香港證券商還不能到內地開設獨資的經紀行,不少公司就在內地主要城市設立諮詢中心,以開辦投資講座的形式宣傳介紹,以佣金低及提供美股、環球期貨等多元投資産品作為主要宣傳策略“吸客”。有香港機構人士坦言,目前內地金市及樓市都存在不穩定因素,令投資者資金另尋出路,相反滬港通加強了市場對港股未來的信心,相信香港股市對內地投資者還會有很大吸引力。

  一方面是市場熱絡,另一方面香港金融監管部門和部分財經人士不斷警告風險。這風險來自熱錢的不穩定,來自歐美貨幣政策存在大的變數,更來自香港自身。有香港財經人士直指天量遊資涌港掩蓋了競爭力持續下降的現實,靠熱錢吹泡沫的遊戲並不可靠。(王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