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股民學校 > 正文

字號:  

市民跟廚師買“內部股” 30萬養老錢沒了

  • 發佈時間:2015-11-25 14:10: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日前,記者從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姑蘇區法院經梳理相關案件發現,受害人盲目輕信對方“有門路”和貪圖便宜、謀求暴利的心理,給犯罪分子實施詐騙提供了可乘之機。

  買“內部酒”

  想盡辦法買酒 結果65萬沒了

  胡女士經營一家房産仲介,雖然單身一人,但多年打拼下來也攢下了一筆資金,想尋找合適的投資渠道。

  一次在做生意的過程中,認識了化名“唐玉”的王某。在王某的有心經營下,兩人變成了“情投意合”的好友,王某“無意”中透露了自己在做白酒生意,“我有個朋友在貴州茅臺做高管,從他手裏拿酒只有市價的三分之一。”時年正值白酒市場一片火爆,胡女士聽得怦然心動,便掏出了自己十多萬的積蓄“入股”,期待能大賺一筆。

  誰知,拿了錢的王某就杳無音信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尋找,後來竟然收到自稱是“唐玉姐姐”的一條短信説“唐玉”因為絕症不治身亡了。發現不對的胡女士立刻報警。警方偵查之後發現,王某以同樣手段竟然詐騙了5名受害人共計65萬餘元,5人無一例外都是女性。最終王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

  買“內部別墅”

  當別墅變空中樓閣70萬沒了

  張先生近幾年生意做地不錯,收入頗豐。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因為自己家房子有些小,便想換一套別墅。在一次交物業費時,和物業公司吳某聊天時説起這個想法,吳某立刻説自己在高新區某別墅項目裏接了工程,開發商打算用別墅抵押工程款,自己可以以“內部價”將別墅轉給張先生。

  張先生一聽,怦然心動。因為他知道開發商預留的“內部房”只有市價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張先生表示請吳某幫忙。而在吳某帶其“看”過所謂開發商抵押貨款的別墅後,給了吳某70萬元“購房款”。誰知,拿了錢以後吳某銷聲匿跡了。張先生立刻報警,吳某被捉拿歸案。

  吳某到案之後,發現他的賬戶裏僅剩數百元。原來騙來的錢都被他還別人舊債和揮霍掉了。最終,吳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20萬元。

  買“內部股”

  跟廚師買股30萬養老錢沒了

  方阿姨即將退休,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家庭幸福安逸。一日,閒聊時在上海某國有企業當廚師的親戚季某向方阿姨炫耀,其單位效益福利極其誘人。“我們雖然工資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憑員工身份購買‘內部股份’,以後一旦上市,一轉手就是上百萬!”方阿姨頓覺機不可失。自己手頭有點積蓄,正愁沒有什麼好的門路,何不托季某去買“內部股”呢,將來即可防老又能給兒子留點積蓄。

  方阿姨便將所有積蓄一共近30萬交給了季某,托他去買“內部股”。拿到錢的季某有些不知所措,實際上他們單位從沒發售過內部股,就算有,以他一個廚師的身份恐怕也難買到。隨即,季某便將這筆“橫財”用於買彩票和揮霍,然而除了中過幾回數千元的小獎,一無所獲。

  方阿姨投入了所有的養老錢,卻沒有見到季某之前承諾的各種分紅、利息,讓季某還錢又遭百般推脫,一怒之下她便報了警。最終季某因詐騙罪被提起公訴,獲刑六年七個月,並處罰金7000元。

  ◆法官點評

  我們習慣了人情社會,做事講人情世故多過講規則秩序,才讓罪惡有機可乘。如何減少此類悲劇發生,除了加強打擊力度,也需要進一步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從源頭上減少所謂的“內部價”“內部貨”造成的不公平現象。更要大家提高警惕,切莫為了貪小便宜而造成大損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