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潘向東:資本市場將迎來“黃金期”

  • 發佈時間:2015-09-14 01:31:3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李良  責任編輯:王文舉

  9月12日,在“2015年中國建設銀行基金服務萬里行·中證金牛會福州站”活動現場,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壯大,中國應努力獲取國際金融話語權,積極參與全球頂層分工並獲取收益。而培育超級金融機構將成為獲取金融資産定價話語權的重要載體。目前,中國的證券化率還比較低,從中長期來看,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將會迎來“黃金期”,未來五到十年,A股市場將成為最佳投資場所。

  金融改革或加速

  潘向東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出現了“自己的特色”:經濟增速不斷下行,PPI數據持續負增長,中小微企業出現“融資貴、融資難”。這顯然與經濟理論所揭示的經濟現象背道而馳。他認為,産生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在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國家實施寬鬆的刺激政策,導致總量貨幣得到極大擴張,而隨著2010年下半年物價的上行,貨幣總量政策又開始收縮,結果隨之而來的民間“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出現。此後,為了解決實體經濟融資困難的問題,國家的金融改革隨之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所帶來的存款搬家和金融體系本身的缺陷,雙重疊加便演化出困境。

  潘向東進一步指出,導致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實行利率的管制以及對金融業牌照門檻的管制的過程中,由於經濟體制不完善,一起“共振”便出現了利率“雙軌”——與政府扶持相關的項目和國有體制內企業從銀行獲取的貸款利率相對較低,而中小企業從民間以及銀行表外獲取融資的利率較高。與此同時,雖然目前貨幣政策整體呈相對寬鬆狀態,但資金始終在金融系統中流轉,或投向銀行理財産品,或進入信託、股市等,始終不能進入實體經濟,這充分表明我們的金融體系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亟須改革。

  資本市場迎來新機遇

  針對當前中國的經濟困境,潘向東表示,非常態條件下的經濟增長路徑,可分為經濟危機、政府刺激、經濟復蘇、棘輪困境、混沌增長、緩慢出清和制度釋放,産生新一輪經濟增長週期幾個部分。目前,中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處於緩慢出清狀態,接下來的新一輪經濟週期中,中高端製造業、創新型、服務型産業等都將成為新經濟週期的發展方向。

  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潘向東並不悲觀。他認為,雖然短期內中國經濟還有下滑的可能性,但從中長期來看,新經濟週期的起步已為期不遠,綜合考慮利率下行、房地産將進入去庫存化、週期性行業見底回升等因素,預計有可能在2017年前後就會啟動新一輪經濟週期。而考慮到新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多為中小型企業甚至是小微企業,其融資方式將主要通過資本市場,這將會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潘向東指出,從中國的證券化率來看,相較于發達市場還有很大距離,但中國經濟總量攀升至全世界第二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長以及居民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産壯大到百萬億元以上,都預示著中國的證券化率在未來將向發達國家靠攏,這就給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潘向東強調,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壯大,中國需要擁有國際金融話語權,積極參與全球頂層分工並獲取收益。而培育超級金融機構將成為獲取金融資産定價話語權的重要載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