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中期支撐未動搖 正反饋喚回慢牛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7-27 00:26: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上周市場震蕩反彈,主要股指日K線均一度收出六連陽。其中,上證綜指站上20日均線和半年線,而站穩作為牛熊分界線的半年線的意義尤為重大,雖然週五出現衝高回落,但調整幅度處於合理範疇內。全周來看,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2.87%和0.6%,周K線兩連陽,上證50指數下跌-2.35%,中證500指數上漲5.38%,市場心態漸趨穩定,信心逐步恢復。當前正處於修復性反彈階段,投資者謹慎心態較濃實屬正常,但在支撐牛市格局的中期因素並未逆轉的背景下,隨著“下跌-去杠桿-繼續下跌”的負反饋被打破並被逐步消解,“上漲-情緒修復,增量資金入場-繼續穩步上漲”的正反饋有望再次主導市場運作趨勢,只不過由負反饋過渡至正反饋的過程中,投資者信心和市場人氣的恢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加上前期連續大幅下挫對市場風險偏好的衝擊,市場再次上行之旅也必然是充滿崎嶇和顛簸,但這也正好契合了管理層的“慢牛”期待。

  牛市根基未動搖 中期趨勢堅定樂觀

  自2014年7月以來啟動的本輪牛市,是改革紅利釋放帶動風險偏好上行、無風險利率下行、貨幣政策寬鬆、居民資産往權益類市場傾斜等多種積極因素共振的結果,站在當前時點,上述因素沒有一個出現趨勢性的逆轉,在牛市根基並未動搖的背景下,僅僅基於前期連續快速下挫對技術面的破壞就輕言“牛去熊來”是典型的“K線改變觀點”的分析框架,有欠妥當。

  不過投資者短期對重拾升勢的市場也不宜太過樂觀。尤其是當前投資者的信心修復需要一個過程,市場風險偏好也在動態地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運作常態,再加上對場外配資的強力監管,資金供需新平衡格局下,內生的系統性反饋機制的過渡和重新建立並逐步強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市場上行途中可能出現的反覆波動要以平常心對待。未來一段時間,投資者的第一要務是密切關注核心變數的邊際變化和政策預期的波動,無論何時,都應對市場抱有一份敬畏。

  從基本面上看,貨幣政策進入觀望期,但無礙流動性偏寬裕態勢。6月CPI同比上漲 1.4%,較5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通縮壓力似乎依然繼續,但自3月下旬以來,尤其是近期,豬價上漲引起各方關注,再加上經濟回升預期有所上升、美聯儲加息預期、人民幣年底納入SDR等因素,貨幣政策料將進入觀望期,邊際上沒有之前寬鬆。但從中長期來看,資金面趨緊的可能性不大,預計未來銀行間流動性有望保持充裕狀態,貨幣市場將維持低位運作,但繼續下探前期低點的概率確實相對較小。在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並未出現實質性逆轉的情況下,邊際上的小幅變化無礙整體大局,資本市場有望繼續受益於偏寬鬆的流動性,A股的估值中樞有望繼續獲得支撐。

  滬指收復4500點可期

  上周“維穩資金退出”的傳言一度讓市場出現大幅波動,但從當前A股運作態勢來看,市場剛剛有所恢復,維穩資金就考慮退出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參考美國、日本、德國和南韓、我國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等部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幾次有代表性的救市資金的退出經驗來看,其退出週期都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少則4年,多則超過10年,其中,香港政府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時的救市資金在歷時4年後才退出。

  而且股市資金供需的動態平衡中,至少目前,供給方相對佔優的。投保基金數據顯示,在市場震蕩、IPO暫停的情況下,7月13日至17日證券保證金凈流入988億元。新增投資者數量也保持平穩,中國結算最新數據顯示,上周新增投資者數量53萬人,環比增3.18%。新增基金賬戶數回升更為明顯,達64萬戶,環比增加48%。從兩融數據來看,上周融資餘額出現連續小幅回升,最新的1.46萬億離最高峰的近2.27萬億還有較大差距。此外,私募基金倉位不高,上市公司從凈減持方轉為凈增持方,這些都是支撐資金面的偏積極因素。相反,作為資金需求方,IPO、再融資、大小非減持都被控制,且從管理層的態度來看,IPO預計在三季度尚難以重啟。

  整體來看,中期牛市根基並未動搖,6月中下旬至7月初以來的這波連續大跌亦不改對後期市場走勢相對樂觀的態度,上證綜指未來收復4500點並再次站上5000點的概率很大,對於市場運作節奏的把握應該密切關注支撐牛市格局的核心因素的邊際變動,可以預期,隨著對場內杠桿的規範和場外配資的監管加強,未來市場運作將更加健康,而慢牛格局也更契合管理層的期望。投資者當前可圍繞超跌、業績增長確定性以及國企改革等主線積極把握市場機會。期指操作策略上,在中期趨勢向好和高貼水的背景下,建議投資者可參考5天線積極逢低做多,此外,有條件進行反向套利的投資者可積極進行反向套利操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