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三大期指明日交割 投行交易員:國家隊必須贏

  • 發佈時間:2015-07-16 15:45:01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一位投行交易員對路透社稱,“股市最大風險還沒有過去,17日是期指交割日,國家隊這一天必須贏。”

  明天(17日)就是三大股指期貨近月合約交割日,根據中金所的提示,當日漲跌板幅度為週四結算價的±20%,交割結算價為週五最後兩個小時的算術平均價。

  近期市場波動劇烈,股指期貨市場也伴隨現貨出現極端行情,信心匱乏的投資者對於交割日是否會出現所謂“魔咒”現象心存疑慮也在所難免。但《中國證券報》報道稱,期指並不存在“交割日魔咒”。

  所謂的“交割日魔咒”指的是在股指期貨最後交易日(即交割日)當天,由於股指期貨合約是以股票指數為參照,這樣在最後臨交割時,股票指數對股指期貨就幾乎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會有大資金進入現貨市場,導致股指大幅震蕩。

  路透社援引的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稱,週五多空雙方應不會戀戰,主力合約最後一天交易可能會較為平靜。

  持倉量是反映多空雙方動向的有力證據,無論是滬深300期指還是中證500期指,即將交割的7月合約持倉量持續下降,總持倉量也在明顯減少,顯現多空陣營部分力量在離場,換場再戰的可能性也在下降。

  “經過這兩天的減倉,7月合約的持倉量下降較多,市場風險明顯減少了。”上海中期期貨副總經理蔡洛益對路透社指出。

  以多空交戰相當激烈的中證500期指7月合約為例,本週前三天持倉量下降了4,702手,週三7月合約持倉量為5,579手;8月合約則增倉4,441手至週三的6,569手,顯示有多空力量將部分持倉由7月轉至8月。不過,中證500期指的總持倉量已由上週一的3萬手左右降至目前的1.8萬手。

  歷史走勢

  《中國證券報》稱,研究顯示,股指期貨上市以來,交割日期現貨價量表現正常,並不存在每逢期指交割股市大跌的現象,也沒有出現所謂“魔咒”現象。作為一個新事物,股指期貨市場沒那麼多“陰謀”,市場參與者應理性客觀地予以評價。

  該報給出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各次期指交割日當日,上證指數上漲的佔48%,下跌的佔52%。從今年各月期指交易日的表現來看,由於上半年行情持續上漲,滬指當日基本小幅上漲,振幅也不大。

  而證券時報網根據統計數據發現,如果股市處於連續上漲或下跌,那麼交割日走勢基本會隨波逐流。再追溯前幾年的走勢來看,如果交割日那天股市中處於調整階段,那麼大盤的走勢的確會受到影響。《中國證券報》的報道還稱,對於市場擔心的“機構操縱股指、打壓現貨市場,並在期指上獲利”的手法,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一方面,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指數抗操縱性強,即便不考慮法律風險,要想打壓滬深300指數,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成本並承擔極大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要操縱市場,必然要試圖影響當天的結算價。從交割制度看,目前期指交割結合我國股市的實際情況,以強調抗操縱性為主,選擇了計算相對複雜、操縱成本較高、抗操縱性更好的交割日最後2個小時現貨指數的算術平均價。該方式確定的交割結算價操縱成本較高、操縱難度較大。

  此外,期指市場還有包括《期貨異常交易指引(試行)》在內的一系列嚴格監管措施,對十種異常交易行為實行嚴厲的監控和懲罰措施。在實際操作中,中金所對異常交易實行高效實時監控,巨量下單進行期現貨操縱套利本身也難以繞開監管防火牆。

  心存壓力

  但上海一位期貨交易員對路透社指出,交割日還是有心理壓力的,空方肯定希望能把現貨打下來,否則就要承擔損失,就像當年外資衝擊香港時,能否穩住恒指是一樣的,最終看誰的資金實力強。

  他認為,目前期指普遍貼水,説明大家對股指未來預期較弱,信心並不穩定。空方的策略就是將大盤的向下趨勢做出來,産生巨大的拋壓,引發羊群效應。

  “現在看來,一些空頭並不肯認輸,想要引起更多的恐慌,引導股指跌破關鍵點位,但這麼做是有代價的,畢竟國家隊還沒撤,央行還在後面支援。”他説。

  《中國證券報》則表示,不少投資者把股指期貨漲跌視作A股漲跌的“指揮棒”,這無疑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事實上,現貨市場的漲跌才是決定期貨價格起伏的根本,股指期貨具有一定的價格發現功能,但並不具備左右現貨市場的能力,投資者不必聞期指而色變,更不必聞交割日而色變。

  載入史冊

  6月底以來,中國A股市場出現罕見的連續下跌,至上週三累積跌幅逾三成;獲利回吐及融資盤降杠桿等成為空方主要能量源,期指亦是推波助瀾,經常領跌于現貨。證監會等多部委上周出臺多項指施,終於在上週四穩住大盤,滬深兩市出現連續三天反彈。不過反彈終不能持久,週二和週三大盤又開始轉弱,滬綜指指週三大跌3%,盤中更跌逾4.5%。

  此次中國多部委密集出臺多項救市政策,中國證券金融股份公司以準平準基金的定位登場,這都讓投資者聯想起1997年香港政府與海外對衝基金對決的場景。當時雙方在期指交割日的決鬥,成為那場被記入史冊的金融大戰的決勝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