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頂住打新壓力 A股站穩4100

  • 發佈時間:2015-04-15 07:32: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週二有15隻新股申購,佔本週30隻新股申購數的一半。但連日來成交量過萬億成“新常態”的A股,頂住壓力站穩4100點。兩市已無“破凈股”,在資金紛紛涌向價值洼地之際,低“市凈率”股引發關注,揚子晚報記者據週二最新數據梳理了20隻低“市凈率”股供您參考。

  A股震蕩後不改上升本色 新股對大盤影響減弱

  揚子晚報記者看到,滬深兩市股指開盤漲跌不一,滬指高開震蕩走高,盤中一度失守4100點,最低下探4091.26點,最高上探4168.35點,再創逾7年新高,至收盤報4135.56點,漲13.85點,漲幅0.34%,成交8146.45億。深成指低開震蕩盤整,收報14042.46點,跌107.04點,跌幅0.76%,成交6404.52億。創業板高開震蕩調整,最高上探2593.7點衝擊2600點關口,最低下探2539.94點,振幅超2%,收2558.85,跌0.74%。兩市超百股漲停。得注意的是,兩市成交逾1.4萬億,這已經是連續11個交易日破萬億。

  交運設備、海工裝備、電力行業、鐵路基建、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核能核電、民航機場、券商等板塊漲幅居前,保險、國産軟體、基本金屬、文化傳媒等板塊跌幅居前。

  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老艾表示,在眾多股民賣股票打新的壓力之下,大盤能夠挺住實屬不易,説明瞭市場人氣仍旺。新股對市場的影響已越來越小,上次發新股的一週反而大漲,這周估計也不例外。

  恒指收跌B股不再全線漲停 香港無線又要開播《大時代》

  因價值洼地而被資金爆炒的港股和B股都有所回落。恒指連升8日,技術指標超買嚴重,低開1.17%,早盤曾收窄至0.5%,午盤跌幅擴大,一度低見27483.45點。截至收盤,恒指跌1.62%,跌454.85點,報27561.49點。全日成交2375.97億港元,港股通剩餘額度78.36億人民幣,使用了25%。有意思的是,近日香港無線電視臺突然宣佈,為配合股市熱潮,于下週一重播《大時代》。儘管無線高層稱不擔心“丁蟹效應”重現,但仍引起一些股民在網上熱議。所謂“丁蟹效應”(又稱“秋官效應”)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指的是從鄭少秋于1992年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開始,凡是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恒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損失慘重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鄭少秋的電視劇、節目播出後股市有明顯下挫記錄的達到了32次。

  B股板塊比起前幾個交易日走勢溫和,不再幾乎全線漲停,而是深中華B、自儀B等7隻B股漲停。B股指數高開低走,收盤漲幅收窄至2.67%。

  樂觀派看高4500點 謹慎派提醒別被勝利衝昏

  機構對後市的看法産生了分歧,其中,“樂觀派”機構看高4500點,但提醒股民後市操作選股有講究。巨豐投顧郭一鳴認為,大盤連續逼空後的大震蕩,預示著分化即將展開,在大趨勢依舊向好並且4500點觀點不變的前提下,一方面,切勿追高,尤其是前期累計漲幅較大的創業板高估值個股;另一方面,低位啟動的藍籌股,後期補漲需求升溫,可逢低積極佈局,如金融股當中的證券板塊、大基建中的“中”字頭個股。

  “謹慎派”機構則提醒股民,“瘋牛”不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長城證券分析師彭益提醒,這一輪牛市並不是只有A股一個戰場,同時還有新三板、香港市場、B股戰場,當然主戰場還是A股。他強調,別被勝利衝昏頭腦,市場像現在這樣瘋漲,到8月就將突破6124點,到年底就將上萬點。政府需要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而不是瘋牛。還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未補缺口這種對多方能量快速消耗的方式,不利於股指的長期健康上行。現在需要警惕市場出現2007年時“5·30”那樣的黑天鵝事件。

   關注低“市凈率”股

  4100點之上得了“恐高症”?

  記者為您統計兩市“市凈率”最低20股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連日大漲之下,A股已無“破凈股”。3元以下的低價股也已不復存在,10元以下股票僅300多只。據週二最新數據,揚子晚報記者約請資深分析師,統計出目前市凈率最低的20隻個股(詳見附表)。

  記者看到,根據統計,滬深兩市除停牌股外,市凈率低於2倍的股票仍有近100隻,且以主機板股票為主。其中市凈率最低的股票為鞍鋼股份交通銀行,兩者的市凈率均為1.08。從行業來看,市凈率最低的20隻股票集中在鋼鐵、煤炭、銀行領域,分別為鞍鋼股份、交通銀行、寶鋼股份華泰股份中煤能源上海能源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其餘的市凈率最低股分別集中在房地産、交通運輸、輕工製造等領域。有分析指出,破凈股是衡量牛市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但破凈股的大面積消失並不意味著A股見頂。比如2007年3月,A股已無破凈個股,但大盤仍走出翻倍行情。

  南京一位本土券商研究員表示,A股告別“破凈”和全面進入“4”時代後,對普通投資者或許已存“恐高”情緒,不知道買啥股票好,資金和投資者愈發想找“價值洼地”。他建議可參考市凈率指標。不過,他提醒不要單純參考市凈率,最好結合“低市凈率”、“今年以來漲幅不高”、“絕對股價不高”、“低估值”等指標,都符合的股票相對安全,相對於大盤滯漲,後市有補漲空間,安全邊際較高。

  此外也有市場人士提醒,並非所有低市凈率的個股都有投資價值。一位證券研究所所長稱,有些凈資産能夠幫助企業持續經營並創造利潤,有的凈資産則可能純粹是破銅爛鐵,這些在投資時也要留意甄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