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逾八成醫藥股年報報喜 三大主題成牛股溫床

  • 發佈時間:2015-04-15 07:25: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劉小菲  責任編輯:陳娟娟

  中國網財經4月15日訊 (記者 劉小菲)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低迷行情後,醫藥板塊終於迎來轉機。據wind統計,醫藥股自元旦以來上漲58.66%,是去年全年漲幅的近兩倍。而業績的高增長及行業內新投資熱點不斷涌現,成為該板塊上漲的最大驅動力。在A股全面走牛的行情背景下,多家券商建議加大對醫藥股的配置力度,“網際網路+”、精準醫療、並購重組三大主題再度站上風口,成為他們一致看好的掘金主線。

  去年營收凈利增速均達兩位數 逾八成個股報喜

  截至目前,兩市有121家醫藥類上市公司披露了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這121家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882億元,同比增長13.43%;累計實現凈利潤406.5億,同比增長17.93%。具體公司方面,有98家上市藥企凈利潤同比增長,佔比超過8成,其中亞太藥業以640.26%的增長率高居行業增速榜榜首,三精製藥漲516.69%緊隨其後,廣譽遠上海萊士沃華醫藥沃森生物等其他9家企業也實現了翻倍。至於業績大增的原因,亞太藥業、廣譽遠、沃華醫藥均表示主要得益於銷售體系和市場渠道的優化和調整,市場份額逐步擴大;三精製藥則將其歸功於成本費用的控制。

  另外,在發佈去年年報的同時,還有72家上市藥企披露了今年一季報,有5家企業凈利預增4倍以上,13家公司凈利漲幅在100%-400%之間,其中海翔藥業凈利瘋漲超50倍,高成長能力凸顯。

  海通證券認為,隨著上市公司年報及一季報的密集披露,市場炒作的重心將逐漸從概念轉向業績,那些市場份額大、訂單獲得能力強及業績兌現好的企業,估值將提升明顯,而醫藥板塊內具備這樣特徵的牛股不在少數。

  行業內新投資熱點不斷涌現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網際網路醫療、醫藥電商等新的投資熱點不斷涌現。3月30日,國務院印發了《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首次提出開展健康中國雲服務計劃,並表示要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健康資訊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兩天后,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了《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要加快推進醫療系統資訊化建設。據太平洋預測,2015年醫療資訊化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未來3年市場增速有望超過15%。衛寧軟體東軟集團東華軟體等資訊平臺建設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及網購滲透率的提高,醫藥電商成為各大機構公認的投資“新藍海”。從去年以來,網售處方藥將要開閘傳言不斷,雖然該消息一致未被證實,但在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網際網路+”、國務院力推電子商務的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落地僅是時間問題。興業證券表示,一旦處方藥網售的開閘,醫藥電商將釋放出至少3000億的市場空間,九州通一心堂嘉事堂太安堂,以及電商資質即將獲批的仁和藥業均有望遭爆炒。

  另外,今年以來,精準醫療成為大健康産業新的熱門詞,作為核心的基因測序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上週五,基因測序概念股全線井噴,紫鑫藥業達安基因迪安診斷北陸藥業漲停,榮之聯漲幅近7%,而引爆該類股的導火索,則是一條有關“國家衛計委發佈基因測序技術臨床試點單位名單”的消息。

  事實上,國家今年以來陸續出臺了多條支援精準醫療發展的政策,如在2月份衛計委公佈了産前篩查與診斷高通量測序試點單位,3月初科技部表示2030年前政府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另外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全球癌症患者預計2025年將達到1900萬人,個體化基因用藥已經成為腫瘤治療趨勢。為了搶奪這塊大蛋糕,A股多家上市公司紛紛介入該領域。民生證券在研報中重點推薦了目前唯一獲得CFDA批准可以進行基因測序服務的達安基因以及華大基因的IT系統合作夥伴榮之聯;國金證券研究認為迪安診斷在半年內有望突破150元,對應PE達150倍。

  並購重組熱度不減 26家上市藥企仍處停牌

  在政策鼓勵産業整合、IPO前期進程緩慢等背景下,醫藥行業的資本運作風起雲湧。據wind統計,2014年醫藥行業發生的並購項目超過200個,僅單筆1億元以上的並購重組案件99起。2015年,受益於行業整合和改革紅利,醫藥行業的並購熱情依然高漲。

  上週五,陽普醫療宣佈1.9億收購收購廣州惠僑100%股權,進一步佈局移動醫療領域,受利好刺激,該股開盤便封一字板。安科生物為了拓展醫藥主業,在3月14日發佈了擬4億元收購蘇豪逸明的重組公告,復牌後連續收穫了三個漲停板。另外,今年還有泰格醫藥譽衡藥業仟源醫藥等多家公司宣佈重組,這些公司的股票復牌首日均無一例外的實現了漲停。

  除了自身直接參與産業並購,大隆藥業、博雅生物、一心堂、昆明制藥、沃森生物等公司選擇了以設立並購基金的模式來完成並購。以紡織服裝業務起家的雅戈爾也在今年的3月份設立健康産業基金,首期投資10億來探索大健康領域。

  據報道,目前藥價談判機制已進入立法程式,藥價放開方案有望在4月份出臺。有分析認為,藥價放開後,一些市場份額較小、競爭處於劣勢的藥企業將會主動退出,行業的並購將更加頻繁。

  截至上週五收盤,兩市有26家醫藥類上市公司仍處於停牌中,其中信邦制藥金城醫藥利德曼精華制藥等11家明確表示了停牌原因是“重大資産重組”。中國醫藥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沃華醫藥等逾10家醫藥龍頭均明確表示今年將繼續通過兼併收購的方式進行行業整合,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一心堂董事長更是募資8億元,設立了並購投資中心。除此以外,銀行證券認為現代醫藥最具有資産整合預期,興業證券則認為新華醫療、北陸藥業、翰宇藥業樂普醫療香雪制藥科華生物等公司的外延式發展值得關注,投資者可以提前進行佈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