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六大板塊“羊羊得意” 投資者買入不踏空

  • 發佈時間:2015-02-25 07:51:47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在馬年A股“逆襲”的過程中,板塊個股表現冰火兩重天。進入羊年,在市場有望持續向好的背景下,投資者如何才能不踏空,分享到資本市場發展的紅利呢?本報記者特對大量機構的研報進行了梳理,從中長期角度選取了國企改革等六大板塊進行剖析,以饗讀者。

  一、國企改革

  隨著國資國企改革的逐步推開和深入,羊年無異將成為國企改革的一個標誌性年份。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表示,2015年,混合所有制、投資經營公司和董事會治理結構會得到推進,企業自身重組和混合經濟將“雙輪驅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于1月31日發佈的《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5》中稱,由於改革進入攻堅期,以及對一些關鍵問題的認識存在不少分歧,2014年國企改革整體進展緩慢。但各種交流爭論以及地方國企改革方案的陸續推出,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的出臺奠定了基礎。“有理由相信,2015年國企改革將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業內分析,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此前的相關表態,是今年國資改革將有重要突破的佐證,張毅此前曾明確表示,2015年各級國資委和中央企業需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提高改革方案品質,抓好改革措施落地,並對改革做出“五步走”規劃。

  國泰君安最新發表的研報指出,國企改革提速將成為資本市場2015年重大風口,在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將提升A股國企上市平臺估值水準。

  興業證券分析,2014年以來A股國企改革機會已經陸續浮現,上市公司受益國企改革的機會頻頻出現,比如受益集團資産證券化、引入PE作為戰略投資者以及各種形式的股權激勵等。2015年隨著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取得突破,國企改革加速發力將給A股帶來相關機會。

  個股上,農銀行業輪動股票基金經理郭世凱表示,在國企改革全面展開的背景下,兩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具備條件可先行先試的央企,尤其是已經納入試點範圍的央企;二是市場基礎好、示範性強,優先選擇試點模式更詳細、試點企業已明確的地方國企。

  二、非銀金融板塊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面臨結構性調整:夯實第一産業,改革發展第二産業並向第三産業轉移,完善金融業和服務業。由此,非銀金融板塊無異是其中的較大受益者。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趙湘懷錶示,非銀行金融板塊承接著改革的意志,炒非銀金融就是炒“中國夢”。“中國夢”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經濟發展,一個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靠什麼?靠以投資銀行為核心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社會穩定靠什麼?靠以商業保險為中樞的新型養老健康産業鏈。因此,“中國夢”落實在産業上就是非銀行金融。

  券商股方面,方正證券研報指出,經過前期的調整,券商板塊目前對應15年的估值水準已不足30倍。“券商板塊雖難以重復去年12月大幅上漲的走勢,但基本面堅挺、估值相對合理的現狀,也使得券商板塊在目前這個階段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在金融改革帶來資本市場擴容和並購浪潮的大環境下,證券行業將迎來大發展。”業內人士對《投資快報》表示,註冊制改革加速推進,T+0交易箭在弦上等等。未來券商還將會有非常大的創新空間,而創新業務的推出預示著券商將迎來大藍海,特別是資産證券化、新三板的做市商等,對於券商來説,收入不可估量。

  保險股上,有分析認為保險板塊目前具有估值和成長性雙重優勢。一方面從增量資金配置來看,保險板塊具有低估值和高成長性的雙重優勢;另一方面,流動性推動債券市場牛市利好險資凈資産和EV高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保監會日前宣佈,將取消萬能險不超過2.5%的最低保證利率,將産品定價權交還給保險公司。據悉2014年萬能險規模保費為3421億元,佔到人身險保費兩成以上。此次萬能險費率市場化,將使人身險費率改革邁出一大步,這對保險股是利好。

  三、軍工板塊

  剛過去的2014年,軍工行業在政策整體驅動下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 9月中俄雙方共同舉辦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活動,中國還將首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與此同時,2015年也是軍工行業研院所改制和資産證券化持續推進革之年。

  記者日前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總體思路》通過了國防科工局審議並原則通過。規劃提出堅持軍民深度融合,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努力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由跟蹤研倣向自主創新轉變。

  而在2月10日,國防科工局召開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領導小組會議上。國防科工局局長、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許達哲表示,“十三五”是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要切實加強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努力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科技發展由跟蹤研倣向自主創新轉變、能力建設由任務能力型向體系效能型轉變、發展路徑由內向發展向開放發展轉變、體制機制由基於平臺的縱向結構向基於專業化的有效競爭轉變。

  在此前召開的國防科工局工作會議上,明確了2015年要重點抓好八項工作,包括抓好武器裝備研製生産,加快軍工核心能力體系化建設,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增強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和國際競爭力。

  分析人士指出,剛過去的2014年,軍工行業在政策整體驅動下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預計2015年國防工業改革將繼續推動軍工國企的整合、繼續提升證券化水準、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科研體制改革可能將進入政策配套、實質推進階段。

  四、“一路一帶”

  2015年將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全面鋪開的一年,一批示範性項目將於年內啟動。近日有消息稱,“一帶一路”規劃已經獲批並在小範圍內下發,即將正式出臺。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建設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絲路基金的籌建在地方“兩會”成為熱議的焦點。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張文才日前表示,“一帶一路”戰略雖然由中國提出倡議,但實質是一個各國合作共用和共贏的倡議,有助於周邊國家更多從一體化經濟中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收益。“‘一帶一路’將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增長源。”

  資料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地的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44億人,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

  “‘一帶一路’可能成為建國以來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佈局。”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表示,無論是早期的經濟特區、還是去年成立的自貿區,都是以單一區域為發展突破口。“一帶一路”徹底改變之前點狀、塊狀的發展格局,橫向看,貫穿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縱向看,連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並且不斷向中亞、東盟延伸,這將有利於我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業內人士稱, “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從地方“兩會”所提出的要求看,“一帶一路”建設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加快區域發展等方面為主要內容。

  有分析人士曾比喻:如果説“一帶一路”是中國一路帶著其他國家的小夥伴玩,那麼A股市場上就是“一帶一路”帶著大盤指數玩。受益於“一帶一路”大戰略的系統性行情將可能延續3至5年,是慢牛、長牛。

  五、“京津冀” 及自貿區

  去年2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七點要求,首次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分析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國家戰略,必然會帶動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發展;2015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實質操作階段,將打開區域內相關個股投資空間。

  大同證券分析師付永翀認為,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體現了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整體思路,有望繼續成為政府2015年重點工作。據了解,去年12月下旬召開的北京市委全會明確,增強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已列入2015年重點關注的七大問題之一。

  今年2月份舉行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被確立為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目標要明確,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這標誌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將進入實質操作階段,京津冀一體化正式打響。

  在自貿區方面。分析人士指出,自貿區是本屆政府的國家戰略之一,戰略高度和發展廣度將超預期,並且全球進入新一輪貿易開放期。中國自貿區發展或將協同“一帶一路”,成為下一個經濟10年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另一方面,隨著第二批自貿園區花落津粵閩,第三批自貿園區申報籌備工作已經開啟,據悉目前地處中西部的武漢、西安、重慶、成都、蘭州都在積極爭取進入第三批自貿區行列,其中陜西和湖北兩省已經完成自貿區的建設方案並上報國家層面。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及自貿區的推進,將給相關概念股帶來利好,尤其是在臨近全國“兩會”的情況下,預計會有進一步的政策出臺。

  六、環保板塊

  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大量環保方面的改革政策密集出臺。上個月69號文(關於第三方治理)的文件出臺, 2月12日政治局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分析認為,無論是從長期、中期還是短期來看,環保板塊都是投資主題。長期來看,環保股板塊不僅僅是PM2.5和水務處理,還包含了大家對美麗中國的夢想。

  業內人士據記者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及“十三五”政策規劃佈局的一年,一方面政策和各地項目的落實將取得實質推進,相關企業的業績增長有望兌現甚至超預期。另一方面對於“十三五”環保政策的規劃佈局,第三方治理、環境市場化推進等已有明確的內容和方向,投資規模的預期將更為明確,為2015年環保産業股走強奠定良好基礎。

  申銀萬國行業分析師表示,2015年對政策環保來説是一個大年,分為兩條主線來看,與這兩條主線對應的行業會産生兩個比較大的變化。一條政策主線跟市場空間相關,2013年出臺了大氣十條之後又有了水十條和土十條。大氣十條給了一個1.7萬億元的投資空間,水十條給出來的空間是2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這樣的一個投資規模對於行業市場空間刺激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第二個主線是在環保這個行業裏面跟財政稅收價格和政府採購相關的一系列政策支援,這些政策每一個單個看起來可能沒有水十條那麼重磅,但是這十條串起來會給行業的盈利模式和盈利水準帶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其實這一條主線上的政策已經開始啟動了。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相信後續還會帶來污水處理費用上漲的趨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