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A股不差錢 五方面力量共振促繼續走牛

  • 發佈時間:2015-01-08 07:52: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中山證券  責任編輯:劉小菲

  A股市場是通過經濟政策、經濟增長、估值變化、供求關係、市場情緒五方面力量相互作用下運作的。2015年在經濟下行壓力、積極財政政策和事實上的寬鬆貨幣政策下,貨幣供應充足,利率下降,推動經濟增長,進而推動企業業績提升,導致市場情緒偏向樂觀;而市場情緒樂觀將導致風險偏好上升,又會直接推動股市估值上升。因此,在年中前後會出現樂觀情緒、積極政策和資金供應相結合的行情。

  2015年,財政政策寬鬆,貨幣政策存在寬鬆預期,股市不缺錢,行情向上概率比較大。但市場也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行情可能出現大的波動。

  一、經濟增長

  根據我們的測算,中國經濟將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如果GDP增長為6%-6.5%左右,到2021年兩個倍增可以實現。因此,在GDP基數不斷增大過程中,2015年GDP能夠保持7.3%左右的增長對A股市場就是利好。特別是在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下降的時候,中國經濟高能源成本有望下降,從而對業績增長形成支撐。

  二、政策創新

  2015年國家政策仍然會圍繞保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進行,但政策的有形之手將主要著力於市場失靈部分,重點是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自組織功能。A股市場是政策市與資金市交織的特色市場。在新常態下這種特色本質並沒有改變,2015年下列政策有望為股市輸入正能量:

  1、經濟政策。適應需求結構變化,需要政府實施積極的財稅政策,加大公共領域的投資,加大基礎領域投資,以此保持投資的穩定性;

  2、保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國家重大項目及時推進,如國家主導相關高鐵、通訊項目;

  3、通過取消不合時宜的行政審批項目、通過減稅等形式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4、以國企改革為核心的對內改革,形成“政策紅利”。A股市場將充分反應,並在夏秋間形成高潮;

  5、自貿區大擴容及以“一帶一路”為核心的對外開放,形成另一片政策紅利區域,金融、高鐵、高端裝備、基建等行業因此受益;

  6、重點培育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資訊安全行業;

  7、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及其衍生的金融業務;

  8、受益於戶口、土地改革,農民財産收益增長,激發農村消費擴容與消費升級;

  9、資本市場與金融政策創新將對A股形成多重的正能量注入。

  三、資金供應

  理論上央行2015年降準既有必要,降準空間也存在,但是降準後流動性可能率先進入金融體系,吹大資産泡沫,而這非央行所願。因此,央行可能繼續創新政策工具,實現精確的定向降準,為新生新興産業等實體經濟供血,以促進結構調整。當然如果能夠配合保增長,在通貨緊縮背景下持續降息2至3次,這個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在資本市場內部,券商融資融券創新成為A股市場增加杠桿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時。

  總之,從內部因素看,2015年A股市場不缺錢,資金市的希望很大。但是美聯儲已經開始的趨緊的貨幣政策,與中國央行的降息行動背離,如果中國經濟繼續放緩,熱錢開始撤離,人民幣貶值壓力下需警惕外資離場的短期行為。

  四、群體情緒

  投資者群體情緒可以用交易額、開戶數、保證金增量、股市指數等來表現,其中交易金額是最客觀的指標。2014年6月滬市每天成交大約500-600億,7月後持續上升,交易金額的成倍上升表明投資者情緒高漲,大量資金入場。2014年11月以來兩市交易總金額一直保持在5000億以上,但群體情緒過快上升反過來制約了央行進一步寬鬆的舉措,貨幣政策猶豫導致了12月初股市的震蕩。

  我們預期,雖然2015年A股不缺錢,情緒繼續保持高漲概率比較高,由於滬港通後A股已經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一部分,同時人民幣與美元政策的相反動作,都可能反過來影響A股投資者的情緒,不排除春季階段因中外貨幣政策“打架”擾亂了投資者情緒,導致A股出現震蕩。

  五、市場估值

  銀行、保險、石油、電力、鋼鐵、有色、化工、裝備等佔了A股指數70%以上權重,這些行業自2014年6月底以來平均漲幅達50%強。從某種意義上講,央行自2014年6月以來的持續寬鬆政策為傳統産業價值回歸提供了條件,但傳統産業的業績提升還未到來。如果説價值回歸可以用貨幣流動性來“填充”,但價值投資基於價值創造,就需要用業績提升來保障,否則傳統産業市盈率繼續提升就可能形成資産價格泡沫。

  具體的對策有:一是對內用混合所有制改革來“彌補”,即通過改革、通過資産估值重置釋放改革紅利,保證PE保持低水準,從而不形成過度的估值泡沫,為央行寬鬆政策提供“依據”。二是通過“一帶一路”開放區域,對外輸出過剩産能,真正創造價值。誠如是,則中國經濟增長有希望,中國股市發展也有底氣。

  六、投資路線

  金融(券商、銀行、保險)、國企改革、資訊産業、高鐵設備、高端裝備、基建等行業可持續關注,特別是受益積極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重資本重化工業仍然有升值空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