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8月10日四大證券報頭條摘要

  • 發佈時間:2015-08-10 07:10: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中國證券報

  7月CPI小幅回升PPI跌幅擴大 消費價格無虞工業品通縮有憂

  國家統計局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6%,環比上漲0.3%;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0.7%。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CPI同比或繼續小幅回升,但不存在通脹壓力,而PPI同比仍有下降壓力,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的可能性大。

  險資現身62隻股票前十大股東

  截至8月7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資訊顯示,保險資金出現在62隻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保險資金來源包括傳統保險産品、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不止一家保險公司新進入中原環保印紀傳媒湘電股份天瑞儀器南京高科等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央行:多舉措防範風險維護消費者權益

  網路支付出臺一系列新規,其中包括對網路支付進行限額,引發熱議。日前,央行就出臺網路支付新規作出回應,稱滿足金融消費者的有效需求、維護消費者權益是金融工作的出發點。罔顧安全,簡單地迎合消費者金融需求,往往是造成金融風險乃至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案例增長近四成 醫藥行業並購擴張馬不停蹄

  股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但醫藥公司資本運作速度並未放緩。今年上半年,醫藥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案例達149起,較去年同期的109起增長36%。從標的資産來看,以化藥、中藥生産為主的制藥領域並購案高達47起,約佔上半年並購案總數的三成。同時,生物技術、醫療設備、醫療服務、移動醫療等細分領域的並購也有明顯增長。

  房地産公司股權項目扎堆掛牌

  房地産項目近期再度成為産權市場的熱門。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北京産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天津産權交易中心了解到,目前均有房地産公司股權項目在掛牌轉讓。這些公司目前經營狀況不理想,但多有項目在手。一些股權項目轉讓方要求,受讓方在受讓股權的同時也要受讓債權;還有一些項目轉讓方提出債務償還要求。

  上海證券報

  央企年中會議透底:三大“風口”漸聚

  7日晚間,中海集運中海發展中國遠洋中遠航運四家公司同時公告停牌,原因均為接到控股股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通知。央企改革大幕似已揭開一角。上證報記者分析超過50家央企的年中會議發現,在國企改革的“風口”上,近期密集召開的各大央企年中會議傳遞出下半年央企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向: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保增長成為下半年央企的首要目標;順應國家經濟轉型、産業升級,央企下半年創新、改革亮點多多;與之相隨,央企資産證券化將向縱深推進。

  國內鋼價大漲兩周後動力減弱 鐵礦石市場無根本改觀

  國內鋼價已連續第2周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但是動力也同時有所減弱,下游採購的跟進力度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全球鐵礦石市場雖然時有微漲,但總體格局沒有大的改觀。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最近一週,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報收于83.24點,一週上漲3.29%,漲幅繼續擴大。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到了周後期,價格已有所回落,下游採購跟進乏力,商家在操作上轉為以出貨為主。

  定增募資55億易主清華控股 銀潤投資擬私有化學大教育

  易主、再融資、私有化美股公司同時完成,銀潤投資的定增計劃可謂高效。在停牌半年後,公司今日發佈定增預案,擬向紫光育才等定增募資55億元,其中23億元用於全面要約收購紐交所上市公司學大教育;公司也將易主,投入清華控股懷抱。

  證券時報

  7月我國進出口增速雙雙下滑

  中國7月進出口貿易數據表現再度低迷,其中出口額同比重挫8.3%,為近4個月以來新低。海關總署8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萬億元,同比下降8.9%;進口9302億元,同比下降8.6%。進出口數據雙雙下滑,不僅反映了出口這駕馬車仍然難以對經濟産生有效的拉動和穩定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當前穩外貿的任務艱巨。

  13張億元大單難覓知音 地方銀行股權轉讓冰火兩重天

  地方銀行股權轉讓在經歷年初供給平靜期後,再現扎堆産交所的掛牌潮。據證券時報記者查閱各産交所資訊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江蘇銀行、北京農商行等23家城農商行進行股權轉讓,其中億元大單多達13張。這與近來民資積極參與民營銀行籌建形成鮮明對比。

  新三板首次公開點名違規機構5家主辦券商督導不力被約談

  日前,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下稱“新三板”)公佈了自2014年以來,10家掛牌企業和相關仲介機構的違規行為。證券時報記者發現,股轉系統披露了掛牌企業及高管的違規行為,對5家督導不力的主辦券商進行了7次約見談話。5家被點名的主辦券商包括:齊魯證券、山西證券、中原證券、中信建投和東方花旗。

  上市公司半年報透露券商最新動向

  在此前的維穩措施中,21家券商稱其自營股票在滬指4500點以下不減持,並會擇機增持;券商自營盤因此受市場的極大關注。從目前已公佈的數百份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來看,券商自營盤的最新動向也逐漸曝光。統計顯示,目前滬深兩市有逾70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證券公司的身影。這些個股中,中小板數量最多,有25隻;此外,滬市有23隻,創業板僅有7隻。

  兩融資産證券化首單花落華泰資管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由華泰證券(上海)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泰證券資管)承做的國內首單以“證券公司兩融融出資金債權”為基礎資産的“國君華泰融出資金債權資産證券化1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8月7日公告成立,並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先導股份受寵股價接近歷史最高價 

  8月份第一週,A股繼續“水深火熱”,從調研數量上看,機構調研熱情也大幅降溫。當然也有例外,8月3日,先導股份(300450)披露接待多家機構調研,公司股價已反轉接近歷史最高價。自公司今年5月18日上市,5月20日起就不斷有機構登門調研,已有12次調研記錄。有的機構是反覆登門,比如嘉實基金孟夏在5月20日和7月28日都到府調研。

  證券日報

  我國將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獲悉,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建立健全碳交易相關制度體系,加快制定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和《碳排放權配額分配辦法》,加快全國碳市場建設。同時定期開展省級年度清單編制工作,為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奠定基礎。

  五部門聯合釋放鐵路經營權 增強社會資本投資收益 

  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銀監會、國家鐵路局五部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的多渠道收益來源。借社會資本投資鐵路開閘之勢,早在2013年8月份在全國率先計劃引入社會資本的川南城際鐵路項目近期有望迎來社會資本進入。業內人士認為,PPP模式以及“鐵路+物業”模式將增強投資鐵路收益的確定性。

  股基倉位80%下限正式實施 1.27萬億元“子彈”入膛

  8月8日(上週六),《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開始實施,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下限由此前的六成調整到八成。《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對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以及在發基金分類作出統計,發現在股基倉位80%下限正式實施後,保守估計約有1.274萬億元“彈藥”尚可入市。

  社保基金新進46隻股 博時掌管108組合抓中2隻牛股

  二季度社保基金新進建倉46隻個股,增持43隻個股、減持39隻個股,增持市值遠超減持市值,可見雖然經歷了6月份的極端行情,但社保基金二季度並未大幅減持,不過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倉。

  QFII現身27家公司新進7隻股增持13隻股

  據《證券日報》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二季度末QFII現身27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其中,新進7隻個股,增持13隻個股,減持4隻個股,有3隻個股持倉未變。值得一提的是,在QFII二季度末持有的27隻個股中,有17隻個股均來自中小板、創業板。

  中海海盛澄清涉“神運”整合傳聞

  央企改革動作頻頻,旗下的上市公司股價更是聞風而動,但是,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聞風漲停多少有些無奈:之所以被納入重組概念中,純粹是因為被“錯愛”。昨日晚間,中海海盛發佈公告,此前媒體報道的公司涉及中遠中海成立集團整合改革之事,經向公司股東核實,不存在“媒體報道提及的相關整合事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