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資本加速佈局VR産業 虛擬將照進現實

  • 發佈時間:2016-01-25 01:56: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徐偉平  責任編輯:李喬宇

  日前國內虛擬現實(VR)設備生産商暴風魔鏡宣佈獲得第二輪2.3億元人民幣融資。國際上Facebook2014年3月便著手佈局,Google、Microsoft、HTC、Sony等國際巨頭産品也將於2016年相繼問世。全球著名諮詢機構IDC最新預測,今年中國VR設備出貨量將達到48萬台,同比增長476%,行業迎來爆發增長,虛擬將照入現實。目前VR産業已經形成三大投資主線:一是以頭戴式螢幕為代表的VR硬體設備,二是以遊戲、電影為主的娛樂內容,三是包括遠端醫療、輔助教學等全新應用在內的跨界服務。

  資本加速佈局

  1月21日暴風魔鏡獲得第二輪2.3億元人民幣融資後,其估值也由去年4月首輪融資時的約3.1億元升至14.3億元,位居國內行業首位。本輪融資由中信資本領投,上一輪投資者暴風科技華誼兄弟天音控股愛施德等繼續追加投資。據暴風魔鏡數據,自2014年9月發佈第一代産品至2015年12月,出貨量已超過50萬。

  虛擬現實技術被科技廠商寄予厚望,成為推動下一波成長的主要動能來源。自從2014年3月,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之後,全球迅速掀起了一股虛擬現實的熱潮,似乎標誌著虛擬現實進入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除了OculusRift,HTC的Vive,Sony支援PlayStation4虛擬現實裝置的Project Morpheus,Google的Cardboard,Microsoft的HoloLens以及Samsung Electronics的Gear VR(Mobile VR),都將於2016年相繼問世。

  全球著名諮詢機構IDC最新預測,今年中國VR設備出貨量將達到48萬台,同比增長476%,行業迎來爆發增長。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鄭熙認為,由於PC行業産能過剩,VR設備的出現成為激活行業的金鑰匙,受到産業鏈的追捧,進一步加速行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虛擬現實産業目前還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未來是一片藍海。隨著Facebook、微軟、Google、蘋果、騰訊等眾多科技巨頭紛紛佈局虛擬現實産業,有望加速該領域的技術成熟和産業化發展。隨著虛擬現實全新服務的不斷推出,其市場機遇將不言而喻。A股市場上,涉及虛擬現實領域的上市公司機遇凸顯。

  市場空間廣闊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即VR),通用的定義是指利用電腦模擬産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身臨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的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務,並與之交互。VR技術的三個主要特徵便是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

  從産業鏈來看,虛擬現實可分為零部件或核心技術供應、産品供應商和內容提供者。零部件和核心技術領域有晶片、螢幕、鏡頭等,還有作業系統和人機交互核心技術供應商;産品供應商則類似PC和手機中的整機提供商,為消費者提供虛擬現實的整機産品;內容提供則是虛擬現實中最富想像力和重要性的一塊,比如為虛擬現實提供影片、遊戲和社交等。

  招商證券指出,iPone為代表的智慧手機大規模普及帶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其通過提升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們“距離”痛點,VR將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進一步解決“距離”痛點。其第一階演進是優化過程體驗,將“虛擬”變得更“現實”,讓用戶身臨其境,從視角、情節、交互方式上全方位構建內容;第二階演進則是強化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連接與互動,真正實現對現實世界的模擬,從而極大縮短人與人的距離。VR將創造人人交互模式,AR將成為發展方向,空間巨大。

  當前VR已有完整産業鏈,硬體與內容的結合是建立産業鏈優勢的關鍵。預計2016年全球VR設備出貨量超過500萬台,2020年達到3000萬台,2020年VR/AR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且內容收入佔比將逐步提高。隨著硬體放量和優質內容付費越來越普遍,VR首先在遊戲、影視、直播等領域迎來商業化大空間,後續在電商、社交等領域都將産業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從商業模式上,最終將從産業鏈局部環節PK上升到跨硬體、平臺、內容,輻射周邊領域的整個生態圈的競爭。虛擬現實(VR)商業化大空間將開啟。

  機構認為,目前VR産業已經形成三大投資主線:一是以頭戴式螢幕為代表的VR硬體設備,二是以遊戲、電影為主的娛樂內容,三是包括遠端醫療、輔助教學等全新應用在內的跨界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