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青蒿素股望伴“諾獎”舞

  • 發佈時間:2015-10-08 06:29:47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國慶假期一則振奮人心新聞刷爆朋友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研究抗瘧疾藥青蒿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隨之出爐的“青蒿素概念股”也有不少只,但行業觀察人士認為,“蹭獎”起舞短期行情十分有限,此時追漲易當“接盤俠”,但長遠而言的確此次獲獎將大為提振中藥板塊。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齊拉特評價稱:“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從中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這表明中國傳統的中草藥也能給科學家們帶來新的啟發。”她表示,經過現代技術的提純和與現代醫學相結合,中草藥在疾病治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起。

  據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滅人體內瘧原蟲,對腦瘧等惡性瘧疾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青蒿素類藥物可口服、可通過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甚至可製成栓劑,使用簡單便捷。但為了防範瘧原蟲對青蒿素産生抗藥性,目前普遍採用青蒿素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的復方療法。

  作為“中國出品”,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擊瘧疾顯示出奇效。2004年5月,世衛組織將青蒿素復方藥物列為治療瘧疾首選藥物,權威醫學刊物《柳葉刀》統計顯示,青蒿素復方藥物對惡性瘧疾的治愈率達到97%,世衛組織當年就要求在瘧疾高發的非洲地區採購和分發100萬劑青蒿素復方藥物,同時不再採購無效藥。

  青蒿素股行情有限

  受諾獎刺激,有業界分析認為,中醫藥概念股以及與青蒿素有關的上市公司在節後或被資本關注,迎來炒作可能性,但短期行情十分有限,投資者盲目追漲或成為“接盤俠”。“獲獎已是完成時,概念股或短暫表現歡呼即告結束。”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但屠呦呦拿獎現實意義依然巨大,小至青蒿素概念股、大至整個中藥板塊,都將迎來長足的發展信心和資本關注。

  據了解,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復星醫藥青蒿類抗瘧藥出口量保持中國企業第一。

  昆藥集團的青蒿素類産品則為蒿甲醚、雙氫青蒿素,其起家業務為蒿甲醚原料的供應商,是世界最大的蒿甲醚生産廠家,其原料藥向諾華制藥等外資巨頭供應。其餘相關上市公司還包括新和成白雲山康恩貝華潤雙鶴浙江醫藥等。

  我國青蒿素産業看似蓬勃發展,卻也存在一大尷尬現狀:生産藥企大部分仍然處於産業鏈末端,在低利潤、高投入的生産原料藥階段掙扎。曾有企業反映稱,中國承擔了70%~80%的青蒿素原料生産供應,作為産業鏈的上游,原料種植和提純最為辛苦,但下游國際制藥巨頭因掌握更多青蒿素製劑專利,利潤空間大且掌握價格話語權,而大部分中國企業的製劑生産很難獲得國際認可。

  中藥板塊長遠受益

  “85歲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僅是中國人在世界醫藥學界獲得的最高獎項,也將推動國際對中醫藥關注度的大幅提高。”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作為中華民族國粹,中醫藥已形成完整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目前正走在國際化道路上。

  就A股市場而言,目前中藥板塊可謂“人才濟濟”,包括佛慈制藥精華制藥佐力藥業片仔癀天士力康美藥業康緣藥業東阿阿膠雲南白藥同仁堂等明星股。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其中不少目前估值已調整到位,且中醫藥近年來政策紅利多、民間消費熱,再加上獲獎的推波助瀾,未來依然可能延續業績穩健、資本青睞的良好局面。

  外企也十分看重中藥領域

  但中醫藥也有自身難處。“從我國藥品審批等方面情況來看,中藥地位處於下降中。比如目前全國藥品批文16.5萬件,中藥只佔了36%。”廣藥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得知,現在不少外資藥企也十分看重中藥領域並已展開研發。其中有個別正佈局中藥、植物藥領域,尋找下一個青蒿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