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地方自貿區搶注熱悄然降溫 轉投“一帶一路”佈局

  • 發佈時間:2015-02-03 07: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熊海鷗  責任編輯:張恒

  自貿區申報仍是地方“兩會”關注領域,但已不是“明星”項目。與去年地方“兩會”申報自貿區一哄而上不同的是,今年地方“兩會”上明確自貿區申報的數量明顯減少。截至目前,僅有7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申報自貿區,更多省份則青睞加入“一帶一路”佈局。在專家看來,雖然這一轉變與國家今年戰略重點部署有關,但自貿區發展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申報城市驟減一半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甘肅、陜西、內蒙古、河南、湖北、廣西、遼寧7省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申報自貿區,其中有大部分省份是連續申報。比如河南提出將積極申報河南自貿區;與之相鄰的湖北也提出夯實申報內陸自貿區基礎,全力謀建內陸首個自貿區;山東強調推進青島自由貿易港區申建工作。遼寧今年將積極申報大連自由貿易園區。甘肅則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積極爭取設立自由貿易園區。

  從地區分佈來看,此輪提出要申報自貿區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與去年遍地開花相比有所不同。事實上,自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啟動以來,有關自貿區的申報長期高溫不退。最明顯的是在2014年地方“兩會”上,當時有20個左右的省份提及自貿區建設,並且還出現在一個省份中多個城市申報自貿區的現象。

  對於這一變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劉元春認為,去年自貿區申報一哄而上,是因為地方還不明白自貿區的定位和要求,但從去年國家選擇天津與廣東、福建這三地入圍,以及政策層的多次表態來看,國家自貿區建設不可能一哄而上,是有戰略部署,而今年自貿區的工作重點則是把上述三個新自貿區建設好,所以今年地方申報自貿區有所降溫。

  不過,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來,自貿區建設是國家長期發展戰略,自貿區申報城市大幅下降並不代表自貿區就降溫了,相反説明自貿區建設更有針對性,並且去年新批了三個自貿區,短期內不可能再批復與這三個有同質化定位的地區。“自貿區選擇定位上要有代表性,要有特點,同時還要有實力。第三批入圍的地區可能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城市,中西部城市也有希望入圍。”

  轉向“一帶一路”佈局

  相比今年“兩會”地方申報自貿區降溫,多地對“一帶一路”建設明顯熱情高漲,有20多個省份提出了本省的“一帶一路”戰略,其中不乏去年提出積極申請設立自貿區、今年重點強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省份。

  比如雲南去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探索建設沿邊自由貿易區,今年則強調要立足於雲南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對南亞、東南亞的輻射,發揮橋頭堡建設部際聯席會議作用,爭取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工作委員會支援,加快連接周邊國家的綜合交通、電力、資訊和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浙江去年提出要積極爭取設立舟山自由貿易港區,今年也避而不談,提出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力推進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積極推進全省沿海港口、義烏國際陸港的整合與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支援杭甬溫等節點城市與沿線國家相關城市開展友好結對交流。

  另外,雖然新疆“兩會”上也有委員建議爭取新疆“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區”試點,但政府工作報告並未提及自貿區建設,而是提出加快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積極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亞和歐洲的物流通道、資訊通道建設。

  劉元春表示,“一帶一路”涉及面很廣,地方要根據中央規劃進行落實。並且,自貿區申報程式上相對複雜,“一帶一路”先期主要從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推進,地方可操作的空間較多。

  自貿區發展面臨挑戰

  自上海自貿區建設一年多以來,國家層面的政策推動一直穩步前進,比如上海自貿區擴圍以及新添三地建自貿區。今年1月,國務院發佈“上海自貿區可複製改革試點經驗”的通知,要求在全國複製推廣28項改革事項,包括投資金融等諸多領域。

  不過,從上海自貿區公佈的一年成績單來看,自貿區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一年來,上海自貿區新設立企業1.2萬餘家,其中外資企業佔13.7%,整體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有5200余戶。“外資註冊企業太少,未達預期,還處於觀望階段,並且註冊企業太多,在有限的空間內也不利於發展。”白明如此理解自貿區面臨的挑戰。

  而在劉元春看來,自貿區發展並不盡如人意。自貿區核心是要進行制度全面創新,但負面清單涉及的面還太廣。同時金融自由化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還牽涉到金融改革配套問題,以及國際形勢的影響,內外部因素導致比預期的改革進展要慢。北京商報記者 熊海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