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金融領域改革舉措頻出 銀行股價值重估時代或來臨

  • 發佈時間:2015-01-15 06:20: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日前,銀監會下文批准了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河北銀行、晉商銀行等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的資格。公開數據顯示,我國自2005年始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但進程緩慢;2012年至2014年,銀監會主管的信貸資産證券化發行額分別為193億元、158億元和2825億元,僅去年發行額大幅提高,但仍低於5000億元左右的審批額度。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我國銀行業信貸資産證券化項目備案制將實質性啟動,銀行通過“真實出售”信貸資産給市場參與者,實現不良風險的社會性分散,中長期將大幅緩解目前的資産品質問題,降低銀行業估值的風險溢價,提升銀行股估值中樞。

  近來,金融改革創新舉措頻出,給銀行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2014年11月30日央行、國務院法制辦發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這為我國存款利率上浮區間的進一步擴大、利率市場化提供了一層“緩衝墊”。“盤活存量”、“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等新提法大大增加了市場對銀行業改革深入的預期。另外,銀行業金融機構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計劃、優先股發行也在穩步推進中;而“一帶一路”規劃在“金融支援企業走出去戰略”下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股帶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當前A股上市銀行整體市凈率約1.3倍,在全球上市銀行範疇內都屬於估值洼地,對於境外資金有著足夠的吸引力。A股市場已經進入杠桿、對衝、衍生交易時代。股票、期貨、期權的投資組合策略將成為主流,銀行作為主機板指數的核心權重板塊,具有不可替代的配置價值,股票期權更是把銀行股推向高彈性品種,上證50ETF期權2月9日正式推出將刺激銀行板塊進一步走高。

  申銀萬國表示,2015年自上而下,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將推升銀行股估值修復彈性,偏松貨幣政策和“43號文”極大降低銀行系統風險發生概率,實體需求好轉預期增強,保險、外資等邊際資金將助力A股銀行股估值看齊國際,行業預計至少尚存50%上漲空間。

  從投資標的來看,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表示,繼續看好銀行股未來走勢。除中國銀行外(轉債轉股邊際效應遞減,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下直接受益的銀行,其在海外業務的提前佈局在“走出去”戰略下的先發優勢不可輕視),還可關注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持續看好差異化發展的寧波銀行平安銀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