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金融全産業鏈迎良機

  • 發佈時間:2014-11-25 00:44:1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2013年是網際網路金融元年,而2014年則是網際網路金融爆發之年。這個時代用戶行為習慣的變化是網際網路金融變革的用戶基礎,將倒逼傳統金融産品走上轉型的快車道,渠道創新先行。在網際網路粉絲效應下,預計今年金融産品銷售將出現井噴,傳統金融産品的轉型預期日益強烈。不僅如此,解決“金融壓抑”和小微企業融資難是網際網路金融成長的核心邏輯。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將落地,各地政府出臺文件積極鼓勵金融創新。市場化的力量將帶來新的行業巨頭,建議關注全産業鏈變革帶來的良機。

  網際網路金融加速滲透

  網際網路將成為金融産品主要銷售渠道。作為基金、保險等金融産品的銷售渠道是網際網路的重要屬性。在政策層面,已經明確了銷售機構、支付結算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三個監管層次,合規問題已解決;在商業模式層面,基金、券商和銀行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模式已成型,後續網際網路渠道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相較于傳統線下渠道,網際網路更注重用戶體驗,交易門檻被打破,粉絲效應將推動規模的爆髮式增長。目前主要銷售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強的貨幣型基金和標準化程度較高的保險産品,未來隨著傳統金融機構的觸網,將擴大到整體的金融産品。基於用戶屬性和交易資訊的大數據分析,預計今年將出現更多的網際網路定制理財産品。

  傳統金融産品如保險、銀行理財、信託和私募基金觸網進程加速。根據艾瑞諮詢數據,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保險規模保費達到89.0億元,同比增長124.6%,佔中國保險市場整體保費收入0.5%。預計2014年到2017年網際網路保險會持續保持一個高速發展態勢,年複合增長率92.4%。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保險規模保費將達到1218.8億,滲透率將達到4.5%。

  傳統金融機構觸網轉型,從電子銀行到網際網路銀行網際網路新經濟為銀行渠道變革帶來機遇期。與其他行業相比,國內的銀行在資訊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但是原有電子銀行發展思路仍然是系統級産品思路,網際網路以用戶為中心的産品思路正在顛覆銀行渠道。我們注意到,在原有電子銀行渠道外,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直銷銀行、社區銀行和手機銀行正在成為銀行資訊化下一步發展重點。

  此外,解決“金融壓抑”和“融資難”是網際網路金融成長的核心邏輯。“金融壓抑”在國內普遍存在,而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懸而未解。以P2P、電商供應鏈融資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以其公開、透明的平臺優勢,實現了用戶體驗革命、成本下降和渠道擴展,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連接”金融壓抑一端的個人資産和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國內網際網路金融潛在投資用戶規模近3.6億,而通過網際網路融資的小微企業預計超過3000萬,整個網際網路金融的資産餘額將達15萬億。

  産業鏈變革帶來良機

  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將落地,各地政府出臺文件積極鼓勵金融創新。我們認為,網際網路金融並不等於“網際網路+金融”,市場化的力量將帶來新的行業巨頭,而不是現有網際網路巨頭和金融機構。

  網際網路金融受一行三會監管,政策落地將成為行業爆發的催化劑。央行將牽頭出臺網際網路金融整體指導意見,同時,還將就個人徵信、網際網路支付出臺相應管理辦法。而網路基金銷售、資産證券化和股權眾籌將由證監會牽頭出臺管理辦法,P2P和保險則分別由銀監會和保監會監管。

  監管態度將積極鼓勵業務創新。從近期網際網路和央企巨頭紛紛佈局網際網路金融,我們認為後續監管政策的基調應該是積極鼓勵的,在強調風險管控的同時,管控資金池紅線和平臺擔保。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業務模式如個人/企業債權的交易、股權融資眾籌、券商資産證券化産品創新、第三方個人徵信、網際網路保險等都將進入陽光化進程。

  我們將網際網路金融産業鏈分為四部分,分別是流量端、運營服務、徵信和資産端。其中,流量端模式輕空間大,將成為整個板塊龍頭,用戶之爭是流量端的核心;網際網路金融倒逼傳統金融變革,金融IT恰逢其時,將通過合作運營實現商業模式轉型;關注央行徵信政策尤其是牌照的發放,央行徵信系統很難跟得上網際網路金融的節奏,因此,在缺乏開放徵信體系的情況下,國內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都將形成自己的信用體系;在資産端,我們主推細分行業資産整合和電商平臺,尤其是資産證券化帶來的金融産品創新和基於“數據+平臺”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建議投資者關注整個網際網路金融板塊的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