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籌劃"十三五"産業規劃 機器人板塊再迎發展契機

  • 發佈時間:2014-11-04 07:3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工信部有關人士日前表示,工信部將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路線圖以及機器人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分析人士指出,在需求旺盛等因素支撐下,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持續向好,而技術路線、發展總規劃等因素的逐漸明朗,無疑將為行業發展打開新的向上空間。作為新興産業的典型代表,機器人板塊中期活躍格局相對確定。

  機器人産業“十三五”規劃將破題

  工信部相關人士日前透露,將組織制訂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解決目前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基礎薄弱、關鍵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滯後等問題。

  據業內人士介紹,全球製造業向自動化、整合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作為智慧製造的主力軍,我國工業機器人也正在不斷從此前的汽車製造領域向機械、建材、物流、食品乃至航空、航太、船舶製造等領域滲透。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先進機器人在製造業、醫療和服務等産業領域的應用可創造1.7萬億到4.5萬億美元的産值。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發佈報告稱,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仍將快速增長,年增長達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場銷量將達到10萬台,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超過40萬台。

  但是,目前我國機器人産業仍存在技術基礎薄弱、關鍵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標準體系、市場培育等多環節明顯滯後,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尚未形成,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等問題。廣發證券分析師舉例説,我國在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如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方面比較薄弱,這些核心零部件佔産業鏈産值的72%,而國內做的只佔産業鏈産值的22%,其他的都是在國外實現的。國外大公司買的減速器成本不到國內三分之一,導致我國企業製造的機器人比進口機器人還要貴。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試圖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産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産業的資金支援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援機器人産業健康發展。

  工信部人士透露,力爭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産業體系,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將明顯增強,高端市場佔有率達到45%以上,基本滿足國際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因素支撐景氣度

  機器人板塊迎業績兌現期

  本週一,機器人指數大幅上漲2.95%,是漲幅前六名概念指數中唯一的非自貿區概念指數。分析人士指出,作為新興産業主題投資的代表,機器人概念近兩年持續被資金關注。隨著相關産業規劃和技術路線圖逐步清晰,機器人行業的高景氣度仍將延續,並將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

  實際上,即便剔除事件性因素的提振,機器人板塊的中期投資機會也早就被市場認同。民生證券指出,我國機器人行業正處在高速發展初期,以下四大因素將支援其在未來五年延續高景氣:首先,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等原因,由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向消費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轉變是經濟向後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投資領域將發生重大改變,政策將重點扶持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其次,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從政策上看,每人平均最低工資標準不斷上升;從人口結構和市場供求看,勞動力供給結構性短缺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第三,規模效益和進口替代驅動自動化設備採購成本趨勢下降。最後,企業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的內生需求。

  在具體投資策略上,廣發證券表示,國內機器人行業投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以並購、合作等機器人概念股票為主的主題投資;第二個階段,機器人概念股業績將出現分化,好公司將脫穎而出;第三個階段,行業格局趨於穩定,投資龍頭股成為王道。目前市場處於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重疊處,在追逐機器人概念股的同時,需要找出有競爭力和有業績的機器人企業。也就是説,未來機器人板塊將從“主題投資”逐漸過渡到“業績為王”階段。在機器人板塊選股方面,對以下幾個方向可以進行關注:關鍵零部件國産化;工業機器人本體放量,尤其是經濟型本體;有技術含量的系統整合商;新興的服務機器人等。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