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聚丙烯期貨助石化産業鏈平穩運作

  • 發佈時間:2016-03-17 03:10: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利靜

  2015年,在國內傳統行業過剩週期的大背景下,聚丙烯供需矛盾逐步顯現,價格重心下移,産業格局轉變中企業面臨風險加大。這種情況下,2015年聚丙烯(PP)期貨的交易和持倉規模顯著增加,産業參與度大幅提升。其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

  期現結合日趨緊密

  2015年聚丙烯期貨市場交投進一步活躍。成交方面,月度成交量從1月份的669萬手(單邊,下同)增至12月份的1984萬手,成交金額同步從2437億元增至5654億元,全年成交總量高達10751萬手,成交總額38965億元。持倉方面,2015年聚丙烯期貨的持倉量同比大幅增加,2月和12月的持倉量分別是2014年同期的11.4倍和2.1倍,全年持倉量均值27.5萬手,同比增加17.4萬手。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聚丙烯期貨的持倉集中度從2014年的56.3%下降至50.1%。市場研究人士認為,這樣的下降態勢説明參與者日益多元化和分散化。

  交割方面,2015年聚丙烯期貨的交割量達到34070手,主要集中在主力合約1月、5月和9月份,全年交割金額達到15.4億。參與交割的客戶數量從2014年的28個增加至98個。交割量、交割金額和交割客戶數同比大幅增加,華北地區交割參與度顯著提升,交割總體運作順暢,期現價格收斂情況良好。

  從市場結構變化來看,聚丙烯期貨上市以來,包括個人和單位在內的參與客戶數量不斷增加。2015年,個人客戶和法人客戶的年度增幅分別達到43.43%和56.86%。

  從另一組數據也可看出聚丙烯期貨在期現結合的道路上正日漸成熟:在上市近兩年的時間裏,隨著市場成熟度的提高,聚丙烯期貨與現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進一步增強,從2014年的0.91上升至2015年的0.92,且均通過顯著性檢驗。

  上下游産業客戶積極參與

  套期保值效率的高低標誌著期貨市場能否為現貨企業提供有效的風險對衝工具。

  2015年,聚丙烯期貨套期保值效率從2014年的22.15%增加至38.62%,為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回避風險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據了解,雖然國內聚丙烯的生産工藝日益多元化,但是目前油制聚丙烯仍是最主要的路徑,2015年聚丙烯的價格與原油價格依然呈現出較高的相關性,僅在12月份,聚丙烯期貨價格在堅挺的現貨帶動下,走勢與油價出現一定程度分化。在此背景下,聚乙烯價格波幅隨原油波動加劇而擴大,企業經營不確定性增加。

  去年9月,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山東地區丙烯主流價格從月初的6400元/噸跌至3900元/噸,跌幅近40%。

  在高利潤的驅動下,丙烯聚合生産聚丙烯粉料的企業開工熱情高漲,丙烯價格暴跌首先傳導至粉料價格,繼而使得粉料和粒料價差超出合理範圍,對聚丙烯粒料需求形成拖累,聚丙烯期貨價格的下行空間也就此被打開,不斷刷新上市以來新低。

  2015年聚丙烯現貨價格一路從4、5月份的近10000元/噸降到12月底的6600元/噸左右,聚丙烯生産企業成本坍塌,利潤縮減,經營面臨困難,而對於中間貿易商來説,現貨價格持續下行也給其帶來巨大的風險。

  但參與聚丙烯期貨套保的企業卻成功躲過一劫。以華東一家聚丙烯年採購量超過50萬噸的大型貿易商為例,去年在期貨上選擇進行傳統的賣出套期保值,減少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通過基差的有利變動獲得額外收益。另外,去年5月份,在期貨大幅貼水現貨的情況下,該貿易商還選擇在期貨市場上買入以建立虛擬庫存,達到了降低採購和倉儲成本的效果。

  不僅是下游塑膠製品相關企業,聚丙烯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早已被大型石化生産企業和大型貿易商廣泛認識和採用。而這些産業客戶的參與,一方面使得現貨報價跳空缺口減小,出現的次數也明顯減少,另一方面也為其定價和生産經營提供科學的指導。

  “聚丙烯期貨合約設計合理、産業基礎紮實,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聚丙烯價格在供需矛盾被激化之後,進入下跌通道,企業套期保值和機構套利的需求迅速增加,市場參與度大幅提升,使得期貨與現貨價格之間的聯動性進一步增強。期貨對於現貨價格的引導在産業結構的優化、市場穩定等方面均發揮重要作用。”上述市場研究人士稱,但與其他更加成熟的品種如鐵礦石、豆油、豆粕等相比,現階段聚丙烯期貨産業客戶的風險意識仍有待提高,利用期市避險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本系列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