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警惕後市“倒春寒”

  • 發佈時間:2016-03-09 16:27: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工業品價格大幅回升是三重因素疊加,供給側改革導致短期內現貨市場供應緊張,現貨價格大幅上漲;國際市場美元指數走軟,短期內美聯儲不太可能加息,導致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強勁反彈;國內1月份新增貸款放量,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M2增幅定位在13%,加上上周降準,貨幣寬鬆預期推升風險資産投機氛圍。

  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認為,基本面有所改善,但是供求形勢並未逆轉,需要後續相應數據支援,比如鐵礦石航運是否恢復,庫存是否得到鋼廠消化,以及鋼廠高爐開工率等,還需關注房地産行業新開工情況,如果以上方面數據轉好,基本面中期轉好催生的行情力度會更大;從短期內看,市場情緒偏于樂觀,投機資金推波助瀾造成大幅上漲。

  姜興春稱,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暴跌對實體企業不利,巨大價格波動風險導致企業管理風險難度加大,失真的價格信號可能讓企業管理決策出現失誤。如果基本面後續數據不能證偽,本輪暴漲行情有可能出現“倒春寒”,即暴漲過後面臨深幅調整。

  李永民指出,基礎原材料價格企穩對穩定市場信心、改善企業生存環境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價格暴漲暴跌會使相關企業經營風險加大,使企業無所適從。同時,也會加大社會投機心理,引導企業資金避實就虛。再者,將加大企業短視行為,企業不願意進行長期投資。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暴跌都不利於實體經濟運作,此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給實體經濟帶來通縮壓力,但此輪暴漲主要是貨幣現象,實際需求改善有限,因此這可能帶來的是過度杠桿和過度泡沫下的市場新一輪資産價格失控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