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牌照價值優勢初顯

  • 發佈時間:2016-01-25 01:56: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相投顧 王瑜偉

  歲末年初,新基金公司設立進展得如火如荼。證監會行政許可公示資訊顯示,2015年12月29日,富榮基金獲得成立批文。至此,基金管理公司數量達到101家,加上11家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全市場的公募牌照已達112塊。

  根據天相投顧的統計,雖然過去三年公募基金公司成立的數量逐年下降,2013年全年共有包括華潤元大基金、上銀基金等在內的15家基金公司成立,也是新基金公司成立最多的一年,2014年降為7家,而2015年進一步減少至6家,逐年遞減的趨勢卻絲毫不能影響各類機構積極申請公募牌照的熱情。截至今年1月15日,有30家擬設立的新基金公司已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正排隊待批。此外,其他資産管理機構在申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方面也不甘落後,2015年全年,先後有東興證券、財通證券等5家資管機構獲得公募牌照。截至目前,仍有長江證券華泰證券、中國人保3家資管機構尚在排隊待批。以上種種情況足見現今公募基金牌照的炙手可熱。若以6個月的審核期限推斷,今年市場上公募牌照的數量將大幅擴容近30%。

  2013年以前,市場上公募基金的控股股東,雖出於“一參一控”等合規需要,但仍以券商係為主,以信託係和銀行係為輔。而最近三年,隨著政策的改變,基金公司的控股股東穩中有變:永贏基金的股東名單中首次出現了自然人的身影;中金基金則由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2015年成立的泓德基金的第一大股東則是自然人王德曉;金信基金的大股東由管理團隊出任。而申請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控股股東的背景更為多元化:鵬揚基金、瑞泉基金、匯安基金、重陽基金等私募基金均在申請公募牌照;南華基金由南華期貨全資持有;個人股東李曙軍全資持有的恒越基金也在謀求公募牌照;個人合夥股東陳繼武、李琛合夥全資持股凱石基金;實體企業成為進軍公募行業的新興力量,如河南省安融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格林基金、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北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的韓華海泰基金等等。隨著電商係、第三方財富、專業個人、外資係等的逐步加入,標誌著各類金融機構在公募基金行業佈局的完成。

  雖然近幾年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各路資本相繼涌入,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業內精英轉行或投身私募,人才流失嚴重,大基金公司競爭優勢明顯,新公司生存壓力陡增,但隨著監管政策的放開和業務範圍的擴展,基金公司的發展空間得以拓展,加之目前國內居民資産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長,公募基金行業的前景仍舊不可估量。面對大資管市場,促使其他機構加入公募行業激戰的不僅僅是尚能切分的規模“蛋糕”,補足自身業務短板也是一大動力。不論是期貨公司、電商還是實業企業,如果能進入公募基金行業,那麼其在金融領域的業務範圍將會更寬,後續在財富投資管理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遠。隨著新成員陸續進入公募基金領域,將會在人才、管理理念、新的業務發展思路等方面帶來“新鮮血液”,客觀上有利於公募基金行業的向前發展。

  剛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股市大起大落,牛熊兩重天,即使在如此艱難多變的行情下,根據天相投顧的數據,公募基金的總規模大幅增至8.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度漲幅更是高達85%,規模超千億的基金公司數量已至21家。全部基金公司2015年全年盈利7147億元,創出2008年以來年度盈利新高,有96家基金公司實現盈利,其中29家基金公司的盈利超100億元。可見,公募基金領域仍是價值洼地,具有佈局意義,可以預見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機構拼盡全力不斷跨進公募行業的門檻,而作為進入公募基金領域的敲門磚——公募牌照,其價值紅利才初露端倪,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的繼續向好發展,其價值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