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理財險並非真“保險”

  • 發佈時間:2016-01-05 02:22: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絕對收益基金産品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不少投資者仍在尋找高收益理財産品,其中理財險成了這類資金的新去處之一。“事實上,自2015年6月股市發生巨幅調整後,流出的資金開始避險,除了絕對收益基金産品、銀行理財産品外,保險公司的理財險種便成了避險資金的新去處。”深圳一位保險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建議有充沛流動資金的大客戶配置理財險,2015年下半年其銷售的理財險産品比往年增長近五成。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推出的理財險一般包括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壽險公司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萬能險)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投連險)新增交費合計6564億元,同比增長90.86%,佔整體保費的比例上升近10個百分點至32.2%。其中,萬能險新增交費6024億元,同比增長84.6%;投連險新增540億元,同比增長206%。

  “2015年中小型保險公司保費的快速增長主要來源於萬能險的銷售。一般萬能險産品的最低保證年化結算利率在2%-2.5%左右,不少保險公司在宣傳時使用的是預期收益率。”上述人士稱。從萬能險最新結算利率來看,11月仍有30餘款萬能險産品的結算利率超過7%,主要為富德生命人壽、君康人壽(原正德人壽)、珠江人壽、前海人壽四家所有。華寶證券研報顯示,近年來的萬能險産品中,年結算利率分佈在4%-6%之間的産品佔比最大,2015年1月到10月基本穩定在6%上下。

  機構人士分析,能否獲得預期收益取決於險企的最終實際投資運作情況,這意味著投資者所購買的萬能險産品最終收益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收益。儘管從目前來看,上述中小險企的産品都達到收益,但能否持續還得看險企的投資能力。産品銷售端保險公司的保費迅猛增長,而在投資端,優質資産難覓,最初預計的收益很有可能不達標,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近期險資頻頻舉牌二級市場。

  “我們公司有一款只在網上銷售的萬能險近期幾個月的結算利率都達到5.3%以上。”中國人壽工作人員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以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在內的中小險企萬能險近期結算收益在7%左右。而平安、中國人壽在內的大型險企萬能險結算收益在4%-5.5%之間。業內人士稱,目前有一些中小險企高速擴張之時為保資金的持續流入以及信譽度,即使在預期收益率不達標時,可能會動用自有資金去彌補投保人。所以投保人在購買理財險時,需要謹慎,要對産品所在公司的投資能力有所了解,否則,目前短暫的較高收益並不可持續且隱藏著更大的風險。

  相對於銀行理財五萬元的門檻,保險理財的門檻較低,大型險企一般5000元起投,一些中小保險則千元起投,不少保險公司為擴大網上銷售,推出一元起購的産品。“但通過購買保險理財需要初始費用,以萬能險為例,業內一般是千分之八收取初始費用。同時還有較長的投保期,如果未到期退保,投保人還需要付退保費。以某公司推出一款五年期的萬能險為例,一年內退保的話,需要5%的費用,兩年內退保則收取費用4%,三年內退保收取3%費用,這意味著你退保獲得的收益還不一定能覆蓋支出的費用。”上述保險理財經理分析,因而並不建議小額且流動性不足的客戶購買。

  投連險方面,國金證券統計顯示,縱向來看,儘管市場6-8月大幅下挫,投連險今年以來依然整體取得了18.22%絕對收益。分類型看,偏股類-除指數型跟隨市場走勢,收益率波動較大,累計收益率29.41%;偏債類累計收益率8.56%。雖然今年1-11月,各類賬戶均跑輸三大指數,不過股票賬戶以31.98%的收益率拔得頭籌,混合偏股型、靈活配置型次之,混合偏債型再下一檔次,債券型、股票-指數型、貨幣型累計收益率不及10%。

  業內人士表示,分紅險、投連險各類繁多,收益也各異,加之保險産品週期較長,變現能力差。每家險企的投資能力不一樣,以投連險為例,除掛鉤指數類的被動管理型産品外,主要以主動管理型産品為主,這對險企的投資能力要求較高。投保人在購買的時候需要了解險企的投資能力。此外,除了風險自擔外,投連險的收費項目包括有初始費用、風險保費、資産管理費以及退保費用和部分領取費用。一些投連險還可能收取賬戶轉換費用、保單管理費和買入賣出差價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