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密集事件加大震蕩

  • 發佈時間:2015-12-21 00:32: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通金融産品研究中心 倪韻婷

  美聯儲上週三加息“靴子”落地,市場解讀為利空出盡,上周A股市場大漲。截至12月18日,上證指數收于3578.95點,全周上漲4.20%,深證成指收于12830.25點,全周上漲5.74%。小盤優於大盤,中證10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小板綜指創業板綜指分別上漲3.90%、5.61%、6.36%和7.14%。各行業普遍上漲,其中房地産、餐飲旅遊、交通運輸漲幅較大,分別為10.17%、8.96%、8.72%;銀行、家電、石油石化漲幅較小,分別為2.49%、3.56%、4.55%。

  警惕資金外流的潛在影響

  上周美國正式啟動10年以來的首次加息,市場期待的美元走弱和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沒有出現,而A股更是走出了周線大陽線的行情,似乎靴子“落地”即是利空出盡。

  事實上,海通宏觀認為加息是否利空出盡依然禍福難料。從實體經濟來看,11月經濟在基建和減稅刺激下略有反彈,但12月以來再度走弱,經濟回升動力不足。尤其是下游龍頭的地産行業,銷量仍在持續走弱,地産投資也在持續下滑。而疲弱的地産市場也與火熱的資本市場形成鮮明反差。目前利率持續下降,由於債券利率低無可買,部分機構的高成本資金似乎除了買股票以外別無選擇,如果資金無處可去,那麼産生各種泡沫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美國加息標誌著美元資産的回報率趨勢上升,將對全球資金産生虹吸效應,中國的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也再度下降,人民幣匯率也貶至年內新低,其實也是對我們的警示。一方面固然可以靠繼續刺激來自我麻醉,但是泡沫不能長久,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加快改革轉型,提高經濟增長品質才是正途。因而儘管低利率背景支援資産配置轉向股市,但短期資金外流的風險仍可能對股市造成較大影響。

  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逆回購400億,逆回購到期300億,包含700億國庫定存到期,合計凈投放量為-700億。貨幣利率方面,R007均值上升3bp至2.45%。本週債券發行規模為5212.10億元,相比上周下降894.65億元,其中利率債發行924.70億元,信用債發行4287.40億元。本週到期債券規模為2855.31億元。上周美聯儲加息預期落地,伴隨降準預期上升,債市走牛。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回調,年底資産成本上升,都有可能成為債市的潛在隱憂。不過,經濟下行,基本面仍然支援利率低位。若遇回調,投資者可以逢低買入,佈局來年。

  “多看少動”為上策

  臨近年底,市場上值得關注的消息面重重:從偏空角度來看,首先是IPO本週來襲,其次年底攬儲臨近資金壓力加大,再次人民幣貶值導致資金外流壓力仍在;從值得期待角度而言,年度大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幕拉開,能否給市場注入強心劑值得期待。我們仍認為雖然年底機構有排名壓力,加上一季度往往是各種題材井噴的時機,因而市場或許隨時可能有表現,但由於資金面的壓力較大,下周我們仍建議投資者多看少動,優選性價比較高的品種,對於部分較為高估的品種寧缺毋濫。

  從分級基金來看,年初定期折算的A份額炒作預期仍在,加上隨著資金面的收緊,A份額短期仍有望表現堅挺。從分級基金激進份額來看,目前創業股B和可轉債B距離向下到點折算距離不足10%,其中可轉債B當前溢價超過20%,如果市場下跌投資者需警惕。延續上周策略,建議控制倉位,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品種或非杠桿類産品進行配置,如近2個月我們一直推薦的傳統封基,目前其年化折價回歸收益仍具備吸引力,投資者可繼續中長期配置。對於中長期配置的穩健投資者,也可關注目前性價比較為合理的穩健份額,每年年底和來年初往往是穩健份額較好的配置時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