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沉寂三年 歸真堂再踏資本路

  • 發佈時間:2015-12-16 07: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因“活熊取膽”曾成為輿論焦點的歸真堂沉寂三年後又悄然謀劃在新三板掛牌。市場紛紛猜測,曾主動撤銷IPO的歸真堂為何又要執著于上市?從歸真堂財務本身看,公司其實並沒有融資壓力,三年後的歸真堂有了怎樣的改變?

  擬掛牌新三板

  “早知道這樣就不搞上市了。”2013年歸真堂創始人之一邱淑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道。但是三年過後,歸真堂又搞起了上市,而這次不是創業板,是新三板。

  12月14日,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發佈了《公開轉讓書》,告訴資本市場歸真堂又回來了。按照新三板掛牌規則,“掛牌公司控股股東在掛牌前持有的股票分三批進行掛牌轉讓,解除轉讓限制的時間分別為掛牌之日、掛牌期滿一年和兩年”。而歸真堂如果成功掛牌,公司股票第一批進入新三板轉讓系統公開轉讓的股份數量共計6517萬股,佔總股份的55.53%,其中邱榮輝家族(邱榮輝係邱淑花的丈夫)合計約可轉讓1654萬股。

  新三板和A股IPO市場不同,新三板只是為歸真堂股東提供了一個股權轉讓平臺,並不涉及到發新股募集資金,機構投資者只有在看到歸真堂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後,才有興趣參與此後公司定增發行的新股。如此一來,歸真堂公司本身才能拓寬融資渠道,所以歸真堂登陸新三板的最直接受益者將是歸真堂的原始股東。

  在第一批可以轉讓的股票中,德生源、恒宗寶源和盛宗德寶分列前三位,後兩者的實際控制人則為歸真堂的創始人邱榮輝家族,而德生源則為在2015年8月突擊入股歸真堂的投資機構,而德生源就是通過此次定增一次性突擊入股2196萬股,成為歸真堂二股東,持股比例達到18.71%。

  三年之變

  2013年5月31日,證監會官網發佈歸真堂遞交終止審查申請資訊,歸真堂創業板IPO計劃終止。此前福建省環保廳公佈的歸真堂環評報告書,表明其已通過上市前環保核查程式。資料顯示,其闖關A股募集項目主要包括“年産4000公斤熊膽粉”和“年存欄黑熊1200頭,年繁殖黑熊200頭”。歸真堂在2013年的黑熊養殖則在600頭左右。

  而對比此次在新三板公開的轉讓書中數據,歸真堂截至8月31日養殖黑熊899頭,年可繁殖小熊100頭以上。歸真堂三年來已經增加了黑熊300多頭,不過離公司年繁殖黑熊200頭、年存欄黑熊1200頭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歸真堂三年來變化的是增加的黑熊養殖數量,變化不大的卻是公司的盈利能力,2012年市場就傳出歸真堂營收已經達到約2億元,但是從公佈的2013-2015年營收數據來看,公司近幾年營業額維持在1.72億元左右,並沒有出現顯著增長,同時不變的就是歸真堂的惟一主營熊膽粉。

  歸真堂三年來變化的還有公司的股東和高管,歸真堂原董事長邱榮輝在2015年宣佈辭職,由其長女邱麗萍接任董事長一職,而公司其他董事也出現了調整。2013年歸真堂宣佈終止IPO計劃後,很多投資機構或自然人也都紛紛選擇了離開。2013年6月,蔡資團、富力、陳瓊芳和邱海東紛紛轉讓了自己所持的全部或者部分歸真堂股份;2014年3月,歸真堂第四大股東澄輝創投賣股退出;2014年11-12月,歸真堂第七大股東胡連榮退出。

  執著上市原因待考

  據歸真堂公開轉讓書,公司2013-2015年前8個月分別實現凈利潤6129萬元、6233萬元和3296萬元,盈利能力甚至好于很多主機板上市公司。而從此前證監會對於企業上市的要求中,歸真堂是符合財務要求的,也沒有被曝出財務造假等行為。總體來看,在法規上,歸真堂符合A股上市要求,更何況是門檻更低的新三板。

  創始人之一的邱淑花此前曾表示,早知道那麼多的輿論就不搞上市。事實上,歸真堂這三年過得也不錯,貨幣資金充裕、凈利潤變現能力較強,不存在盈利大量變為應收賬款沒收回的情況,而且2015年歸真堂一次性通過增資擴股募集了5.74億元資金。據轉讓書,公司此次共向外發行了約5737萬股,而德生源一家就參與認購了2196萬股,認購資金約2.8億元,認購成本約為10元/股。

  市場人士表示,歸真堂沒掛牌前就輕鬆地融到了5.74億元資金,公司似乎並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為何還是要頂著輿論壓力上市呢?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轉道新三板是被終止審查的擬IPO公司出路之一,歸真堂上不了創業板只有走新三板這條路。再者,歸真堂背後的PE股東們需要通過新三板這一渠道退出,由於新三板不設財務指標門檻和業態的限制,歸真堂此次上新三板可能性較大,但是仍舊存在來自於社會的‘道德評判’”。除了PE股東外,上市之後通過股權轉讓,邱榮輝家族也可以將所持股權變現。

  還有另一個促使歸真堂執著上市的因素或為擴産,從此前公佈的“年産4000公斤熊膽粉和年存欄黑熊1200頭,年繁殖黑熊200頭”可見一斑。而對於公司真正執著上市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上市公司,但是對方在表示只接受郵件採訪後並沒有對郵件給予回復。

  擴産後存在的風險

  “養熊取膽”在我國始於上世紀80年代,目的是改變以往“獵熊取膽”的方式。國內通過引流採膽生産熊膽粉的企業除了歸真堂外,還有黑龍江的黑寶藥業、野寶藥業,四川的綠野生物和雲南的瑞品金閣。其中同歸真堂最具競爭力的是黑寶藥業,據黑寶藥業公司官網數據,其旗下的黑寶熊場共飼養3000多頭黑熊、棕熊,要遠遠超過歸真堂養殖基地的899頭。

  不過,歸真堂未來上市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擴大黑熊的養殖,但是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由於監管層限制了熊膽粉的使用範圍,衛生部在2001年就發出通知,不再批准以熊膽粉為原料生産的保健食品,2004年國家林業局、國家食藥監總局等五部委曾聯合發文,限定熊膽粉的使用範圍,只能用於特效藥和關鍵藥,因此,歸真堂曾經一度熱賣的熊膽茶和熊膽酒系列開始不再上市出售。

  使用範圍的限制也大大減少了熊膽粉的市場需求,從歸真堂的財務數據上也可以看出,公司近年來雖然熊的養殖數量在增加,但是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卻並不明顯,未來歸真堂可能存在雖然黑熊養殖數量增加,但是盈利能力卻並不會提高的風險。

  人工養殖黑熊壽命約35-40年,而在歸真堂招股書中並沒有對公司每年死亡的黑熊數量進行披露,對於歸真堂這種主營只是熊膽粉生産的公司來説,未來還存在的一大風險就是人工熊膽粉的研發成功,目前國內外已經研發出具有單一特徵成分的人工熊膽粉,而在未來如果研製出全部特徵成分的人工熊膽粉,歸真堂擴大的黑熊養殖産能也就會出現滅頂的災難,雖然邱淑花表示公司也將加強對人工熊膽粉的研發,但是從歸真堂每年60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來看,公司研發投入顯然並不夠。

  北京商報記者 馬元月 彭夢飛/文 韓瑋/製表

  歸真堂上市歷程一覽

  2010年5月11日

  福建省環保廳在網上公佈,歸真堂黑熊相關項目已通過上市前的環保核查程式。

  2011年2月14日

  2012年2月1日

  證監會首次公開IPO審核流程,歸真堂位列待審企業之一。

  2012年2月14日

  NGO組織聯合72名社會知名人士向證監會信訪辦遞交呼籲信,懇請對歸真堂的上市申請不予批准。

  2012年2月18日

  歸真堂官網挂出公開邀請函,決定2月22日、24日兩天開放養熊場歡迎參觀。

  2013年6月4日

  證監會官網公告,歸真堂已于近日申請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計劃。

  2015年12月14日

  歸真堂在新三板披露《公開轉讓書》,擬掛牌新三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