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資産荒” 考驗風控和研發能力

  • 發佈時間:2015-12-14 00:32: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盈創世紀投資管理公司總裁

  韓冬

  當下大眾對“資産荒”的認識,為股市經歷2015年三季度調整後大量資金涌入債市給市場帶來的供需失衡。我認為“資産荒”是當前時代變革下的資産供給與需求從失衡到再平衡再定價的過程。資産實際上並不“荒”,只是數量和價格發生了變化。從資産的配置角度資産可配置的品種並沒有減少,轉變的是投資者對收益的預期。當前中國處在利率下行週期,經濟週期的變化本就導致資産配置結構的變化。資産配置的結構變化與收益預期的變化未能同步匹配。

  在利率下行週期中,每一次的利率下調都讓中國的投資者對自己財富的管理有新的考慮。在原有銀行存款利率還維持在相對高位時,人們對自己在銀行資金的管理和配置尚未有現在這樣強烈的需求。即使有,也需要相對更高的投資回報才能將銀行中的資金吸引到市場之中。但當市場週期變化時,原有高收益的投資標的數量在減少,風險在上升。使得原有對於這類投資標的有需求的資金找不到更多的投資標的。這是資産從供給層面發生的變化。同時對更高收益資産需求的規模卻在逐年增大,銀行利率的下調讓更多投資者開始考慮資産的重新配置。網際網路金融之風喚醒了更多中國投資人的理財意識。從之前餘額寶導致大量資金轉移,即可看出中國投資人理財意識之覺醒。這本就是經濟週期變化帶來的市場方方面面的轉變,也體現在資産供給的結構變化上。

  2015年上半年的A股牛市産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股市,但經歷了三季度的深度調整,投資者減緩了資金向股市的流動,沉澱的資金轉向債市。市場的快速大幅波動促使投資者更理性地界定自己的回報預期。“資産荒”並不是資産供給的不足,而是資産定價的改變,大家已習慣了原有的定價,當資産定價下調、收益減少的時候,才會有“資産荒”的感覺,是對原有收益的期待,對現有收益的不滿,以及對資産配置結構調整的迫切期望。當然“資産荒”也有好處,市場的融資成本在下降,投資者的回報預期漸歸理性。

  理財意識的覺醒本是非常好的事情,投資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新形勢下,資産配置、投資組合的新考量。理性的投資依然對穩定的投資回報抱有期待,但二級市場的大幅波動卻讓投資者感到迷茫,什麼樣的産品才能提供穩定的投資回報,這是在新的市場形勢下,結合金融衍生工具的産品能夠給出的答案。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一切皆有週期,每一個經濟週期、牛熊輪迴就像這四季的更替。我們本應按照四季的輪迴耕種,按照牛熊的輪迴投資。資本市場的成熟和完善也能在市場牛熊輪迴之間,給投資者提供穩定投資回報的産品和投資組合。金融衍生工具的本質作用就是對風險進行定價,幫助投資規避市場波動的風險,實現長久穩定投資回報的金融工具。

  2015年市場大調整後很多投資人對金融衍生工具有些誤解,把金融衍生工具當作做空市場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本身是對風險定價,它的價格反映了市場對風險預期。市場總有風險,未來總有波動,對風險的定價,對風險的規避才是金融衍生工具幫助投資者實現穩定投資回報的根本作用。

  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有了期權,使得風險規避資産定價更加理性。使得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方式悄悄發生改變。投資者除去其他各種資産配置品種,僅就二級市場投資方式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過去只能買股票,控制倉位比例,調整持股結構來規避風險,以期跑贏指數實現穩定財富增長。有了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者收益預期的實現不再只限于購買股票這一種方式。問題是投資的收益預期應該是怎樣的。剛經歷的牛市讓多數人對二級市場的收益預期居高不下,但理性的看待,穩定的收益通過金融衍生工具的組合更容易實現。投資者需更多的了解期權、股指期貨規避風險的作用,並運用這一工具,提升金融衍生工具使用的技能。更好的將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作用運用到自己日常的投資當中。

  個人投資者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期權的交易當中,期權市場的成長也為資産管理機構提供契機。更多的資産管理機構開始研究並推出結合金融衍生工具的資産管理産品,為市場投資人提供優質的資産。近期我們將與鵬華基金合作推出一隻名為“方德對衝1號”的産品,就是將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結合到産品之中,通過更好的管理風險來為投資人提供穩定長久的投資回報。

  “資産荒”實則是各種資産管理機構難得的機會,比拼的是控制風險的能力及産品開發的能力,結合金融衍生工具將能促使更多的機構研發出適應市場變化的産品,這些産品將是“資産荒”預期下2016年金融衍生工具項下的“供給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