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隱隱于市 尋找期貨市場的“隱形冠軍”

  • 發佈時間:2015-12-07 00:47: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葉斯琦

  提到投資大師,世人都知道巴菲特、羅傑斯、索羅斯等人,他們憑藉最成功的投資哲學而成為世界級富豪;説起投資高手,葛衛東、林廣茂、傅海棠等人通過期貨交易坐擁數億甚至數十億財富,也成為眾多交易人員的偶像。

  其實,在期貨市場上,除了這些鎂光燈下的明星,還有一部分成功的投資者,他們默默無聞地踐行自己的投資理念,自由自在地享受投資人生,堪稱這個市場上的“隱形冠軍”。

  “這些隱形冠軍,或者從實體企業轉型而來,或者在正常的事業、工作之餘在資本市場實現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或者是把金融投資作為終生職業的金融精英。”中國農業大學證券期貨培訓部副主任石輝英錶示,這些人憑藉著適合自己的投資之道,坐擁財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大隱隱于市。本文梳理業內人士的“記憶碎片”,希望聚沙成塔,從片段之中揭示“隱形冠軍”的投資妙諦。

  王學為:期貨投資大道至簡

  “在期貨市場盈利,並非需要多複雜的手段才行,往往一些很簡單的方法也能賺到很多錢。”崇尚大道至簡這一投資哲學的王學為,初涉期貨市場就是因為一次簡單的機緣巧合。

  當時,王學為在一家工廠上班,從事的是豆粕現貨貿易。作為新手的他,對於現貨交易並沒有章法,只能四處打聽飼料廠或者養殖戶的判斷,跟著他們做豆粕現貨交易。不過,隨著對行業了解越來越深,他開始意識到,豆粕現貨價格走勢主要追隨期貨合約。對期貨交易一竅不通的他,被動地開啟了觸期之旅。

  由於已經積累了五年的豆粕現貨交易知識,王學為對基本面有著更為準確的判斷,在豆粕期貨交易中進步很快,經常信心滿滿地拿住單子放長線——這往往是把握趨勢行情的關鍵。豆粕期貨也成了他的“主戰場”。

  不過,福兮禍所伏。在王學為看來,現貨貿易背景既有利也有弊,如果不重視“黑天鵝”的衝擊,現貨背景之下“想當然”的自信也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虧損。

  據他介紹,2014年12月9日,豆粕1505合約的價格已經跌到2800元/噸左右,可是仍大批有著現貨背景的人拿著多單,並被深度套牢,損失慘重。“因為在現貨市場上,近四五年都未曾出現過2700-2800元/噸的價格,因此一般人認為在3000元/噸左右就是很安全的,甚至在3100-3200元/噸時就早早進場做多,在行情大跌之時,被套在所難免。”

  在操作上,王學為以技術分析為主,主要做小波段週期。穩紮穩打的他,在5年的期貨交易中取得了一份很好的成績單:穩定盈利,沒有發生過大回撤,而且還打過漂亮的“狙擊戰”。例如,2013年4月他抓住了黃金外盤暴跌的大行情,斬獲了很大利潤。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當時COMEX黃金(以指數為例)曾在兩個交易日內下挫13.03%,跌幅超過200點。

  “當時我做黃金外盤,那波暴跌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可能真的可以説是百年不遇。由於入場和出場節奏正確,我斬獲了200點利潤。”王學為自豪地説。

  取得一定戰績之後,王學為積極參加各種實盤大賽,在與高手的切磋中,他仍能取得不俗戰績,獲得多個獎項。在他看來,參加這些比賽,既可以檢驗交易水準,又可以規範交易行為,還可以通過比賽結識更多的業界高手。對於以交易為職業的人而言,多參加學習和交流是一條捷徑,在這一過程中,交易理念和交易方法都得到了質的提升。“和我切磋的人中,很多都是主觀交易者。跟他們的交往中我發現很多人都能賺錢,但賺錢的方法並不多複雜。比如一位山東的朋友,只利用一根K線就能保持穩定盈利。”

  以豆粕開始,並參與了諸多商品期貨之後,目前王學為主要從事股指期貨交易,因為在他看來股指期貨的回報率最高。他的策略是追求每月賺小錢,慢慢積累,最終掙複利的錢。

  “以2014年為例,一開始我入市資金並不多,到3月份左右只投入45萬元,不過到12月1日左右,就做到了240萬元。”他表示,假設一開始用16萬元做一手股指期貨,賺出一手保證金之後再加一手,如此等到三手時,再賺一個16萬元就會很快。資金曲線也會慢慢增長,走勢會越來越高,可能會呈幾何級的增長狀態。

  對於未來發展,王學為希望以投顧身份運作基金産品,這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不過,首先要把自己的交易做好,得到更多投資者認可,其他都是次要的。

  袁青:不要讓自己失去把握機會的能力

  2011年,白領袁青開始接觸資本市場,憑藉對投資的熱愛,她逐步將全部身家以及親友委託的資金投入股市,大約有50萬元。一陣小打小鬧之後,她搭上了創業板的飛馳列車,並且以很強的韌勁,重倉買入兩隻創業板股票,並且長線持有了一年以上。事實證明,她買到了兩隻大牛股,一舉使她身價翻番。

  後來,袁青不滿足於股市的收益,開始希望增加杠桿。這使她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商品期貨市場。謹慎地參與了白糖和螺紋鋼期貨的交易之後,袁青發現期貨市場並不容易,打臉的次數遠大於盈利。因此,她選擇遠觀期貨市場,回歸股市作戰。

  2014年7月,A股牛市行情啟動,擅長“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袁青自然沒有辜負這一波大好行情。在那波歷史性行情中,選擇重倉創業板並長線持有策略的她在短短四個月內收益率已經高達70%。

  不過,袁青仍沒有忘記給投資加杠桿的想法,不滿足於股票收益的她盯上了當時最火熱的期貨品種——股指期貨。謹慎而激動地觀察了幾天之後,袁青果斷入場,買入多單。這一天,正是2014年12月9日。

  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那天的股指像著了魔,“去了趟廁所,回來可能爆倉了。”

  那天早盤,袁青開完多單之後,劇情也如預期上演。當天,主力合約IF1412低開後震蕩走高,午盤一度上探至3471點。正當多頭高歌牛市曲之際,股指突然大幅跳水,其回落之勢令市場錯愕,引發了恐慌情緒。最終,IF1412合約大幅暴跌5.5%,全天期指振幅高達466點。

  “第一次做期指,就遭遇滑鐵盧,備受打擊。”提起這樁“慘案”,袁青至今意難平。當時,她一天之內虧損50%,大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甚至“發誓”以後不會再碰股指期貨。

  不過,不碰股指期貨只是一句玩笑。調整完心態之後,留得青山在的袁青決定在哪跌倒,在哪爬起。總結經驗之後,她調整了方式,決定不拘泥于單純形式,更多地嘗試短線交易。好在牛市還在,重新起航的她,很快趁著東風恢復了元氣。在2015年夏天的股指大調整中,她雖然難免損失,不過7月果斷通過幾手股指期貨的空單挽救回來,並果斷離場。

  最近的一波傲人戰績是在今年11月的滬鎳大戰中。她從10月底就盯上滬鎳,當時持倉量很大且多空主力差不多,有所反彈但難以突破,於是她就在79000元/噸的位置空了一手試倉,結果第二天大跌,證明方向是對的。後來市場炒作美聯儲加息且美元指數大漲,她預感空頭的大行情要開始了——有色金屬本來就是易跌難漲。所以,她信心滿滿,不斷加倉,最後成本做到75000元/噸。

  “本來想著從每噸八萬元跌到七萬元就差不多了,結果沒想到跌破七萬之後還繼續大跌。因為已經超預期下跌了,所以我隨時打算了結,不過最後走得還是晚了點。最高時收益翻倍,反彈後分批了結,五成倉位獲利80%。”袁青説。

  總結自己的經驗,袁青認為好的操作往往有幾個特點。首先,熟悉品種,對市場大勢有較大把握;其次,一旦市場情況不明,能夠嚴格止損,立刻退場;第三,如果機會明顯,果斷參與,落袋為安。“市場從不缺少機會,因此不要讓自己失去把握機會的能力。”

  張雲:世上之事最怕“認真”二字

  張雲的交易生涯,再一次展示了資本市場包容萬千的魅力。初入職場時,張雲是諾基亞公司的一名IT工程師。不過,在內心理想的驅動之下,他果斷辭職,專門做起了期貨交易。雖然是技術人員出身,但是他卻不是投資中的技術派。相比之下,他更擅長基本面的分析。

  “從開始學習期貨交易到現在有三年多的時間,目前我在全職做交易。有人統計表明期貨市場中參與者的平均生存週期是三個月,慶倖的是我目前在期貨戰場中依然存活著,且偶有所得。”張雲説。

  其實,憑藉紮實的基本功和穩健的操作方式,張雲遠不止偶有所得,而是已經在諸多品種上取得了非常穩定的盈利。

  回顧目前還算成功的期貨投資生涯,張雲認為秘籍有兩點,第一是將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放在首位,第二是永遠記住第一點。

  “我們可以用殘酷的戰場來比喻期貨市場,戰爭中用兵不當就會有犧牲,而交易中處理不對同樣會犧牲士兵——保證金。”在張雲看來,期貨市場天然不是一個金礦,而是戰場。這裡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長期來看只有少數適合交易的人會被篩子篩出來。一個資金的指揮者,只有有了敬畏之心,危險來了才有救。

  説到風險管理,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可以有很高杠桿,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會放大。張雲認為,出來混遲早是要還,這是很樸素的道理。

  “別交自己付不起的學費。”張雲説,這就是説要主動降低杠桿,10倍杠桿堅決不要用,他最多一兩次用過5倍杠桿,大部分都是1到3倍杠桿。據他介紹,一位有過輝煌戰績的資深交易員曾對他説,自己現在的杠桿都是1倍以及以下,在這行待得越久,越會把杠桿降下來。

  張雲還指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還要管控好自己的心理。對待風險時的心理管理會決定交易的成敗。面對風險的時候,失敗的交易員往往內心存在著極大的衝突,無法承受高強度的壓力。而成功的交易員大多遵守原則,願意承擔責任,富有耐心,有獨立性。

  世上的事,最怕認真二字。張雲始終認為,若想成功,交易經驗的積累十分重要。有人拿飛行員的訓練來比喻交易員的經驗積累。據説一個普通民航飛行員要想成為頗有經驗的飛行員要至少5年的飛行實踐,按規定如果飛行員每年最多飛行1000小時,5年就是5000小時;期貨市場,如果每天交易4個小時,一年250個交易日,保證5000小時的交易經驗也要5年的時間。但是5年的時間,往往一個經濟週期都沒有走完。

  “記得某位大師做過一個比喻,在一個全黑的屋子裏,一個屋裏待過20年的人要比一個剛進來的人更清楚如何安全地行走,這個黑屋子也許就是我們所交易的市場。”張雲説。(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