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盤處在相對不利位置

  • 發佈時間:2015-11-28 00:26: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學偉

  上周我們介紹了上證指數的一條原始速率,即以1991年5月均值109點為起點,平均每月上升11點,每年上升132點。20多年來,上證指數就是以這條速率線為中軸向上波動的。不同的是,有時向上偏離多一點,向下偏離少一點,有時則基本對稱。

  有讀者為此提出一個問題:這條速率線是按算術級數增長的,1年132點,相對109點,就是121%的升幅,但對現在的3000點,僅僅是4.4%的升幅,難道上證指數就永遠沿這條斜線爬升,漲幅越來越小?

  相同的問題大約16年前就有人提出過。現在,我們就來討論兩個問題:一是以百分比計算的年均速率問題,二是尋找漲幅越來越小的原因。

  我們以1991年上證指數的年CDP均值230點和1995年的668點為起點,來考察年均升幅問題。

  以1991年230點為起點,至1997年的1510點,年均複合升幅為60%;至2001年的2245點,年均複合升幅為25.58%;至2007年的6124點,年均複合升幅為22.76%;至今年的5178點,年均複合升幅為13.85%。20多年來,以高點計,大盤年均複合升幅走出了一個逐級下降通道。

  以1995年的668點為起點,至1997年的1510點,年均複合升幅50%;至2001年的2245點,為22.38%;至2007年的6124點,為20.27%;至今年的5178點,為10.78%。同樣是一個年均複合升幅的下降通道。

  考察好高點後,再來考察低點。以1991年的230點為起點,至1994年的325點,年均複合升幅為12.21%;至2005年的998點,為11.05%;至2008年的1664點,為12.34%;至2013年的1849點,為9.93%。以1995年的668點為起點,至2005年的998點,為4.96%;至2013年的1849點,為5.82%。

  由於距起點的距離越遠,其真實性越強,有效性越強,因此,我們選擇2000年以來的數字,算一下平均升幅。

  先看高點:(25.57+22.76+13.85+22.38+20.27+10.78)÷6=19.26%

  再看低點:(11.05+12.34+9.93+4.96+5.82)÷5=8.82%

  如果去掉1991年的230點,以1995年的668點為起點,那麼,20年來,上證指數年均複合升幅的高點平均就是17.81,低點平均就是5.39%,其中間值為11.6%。這樣的年均複合升幅大體上是合理的,它基本反映了過去2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成果,作為宏觀經濟晴雨錶的股市,其表現大體上是不偏不倚,適中的。

  但這畢竟是過去時,未來綜合高點與低點的年均複合升幅到底有多少?我想上述數字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668到5178點、668到998和1849點這3個數字,其均值為7.18%,中值為8.3%。這一年均複合升幅和美國股市在完成工業化以及1930年代股災後重塑市場後的年均複合升幅基本相等。

  以這樣的觀點來看當前股市,我們就有了一個參照係。以目前上證指數3650點來説,相對1995年的668點,其複合升幅為8.86%,相對2013年的CDP均值2136點來説,是30%。無論從哪個角度説,這樣的表現已經不俗,可以滿足。

  現在我們可以來討論:為什麼一條年均上升132點的速率線可以管那麼多年?為什麼中國股市的年均複合升幅會不斷下降?

  有一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中國經濟在過去30多年裏一直是外延式擴張,投入多少,産出多少。這种經濟增長,對資本也就是資金的需求量極大,而且效益低下,且越到後來越低。30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中國貨幣增長率始終超過GDP增長率,GDP增長率始終超過企業利潤增長率,就是這種增長方式的典型反映。

  這樣的增長反映到股市中來,就是更少的回報與更多的索取。不僅IPO一浪高過一浪,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也是一波勝似一波。

  有個著名的啄食順序,是指當企業需要融資時,第一順序總是最便捷,且成本最低的內部融資,也就是利潤的再投入;第二順序是借貸與發行債券;最後才是發行股票。因為股票猶如永遠償還不清的債,乃是所有融資中成本最高昂的融資。但印象中,我們的上市公司首先想到的總是股票融資,這是因為在外延式擴張中,搶灘、鋪攤子是第一位的,它們需要大把地砸錢,靠細水長流式的內部融資難以應付。同時也因為上市公司在外延式擴張路上已走得太久,資産負債率普遍高企,除了股票融資,其他的路本已狹窄。更重要的還有,許多投資項目説得天花亂墜,能否産生效益,能否收回成本只有天曉得,就是借幾個膽子給他,也不敢輕易地搞債券融資。

  因此,這種外延式擴張反映到股市中來,有了另一種結果——市場規模的增長始終超過資金存量增長。比如,從1995年到2015年,市場資金存量大約增長了50倍,但同期股票市值卻增長了210倍,流通市值增長了525倍。這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大盤的年均漲幅會越來越小,為什麼一條年均132點的原始速率可以管市場20多年,因為低回報的市場只能靠賺差價來獲取較高的投資回報,而缺少企業自由現金流支撐的股價上漲是要靠大量資金來堆的。在市場規模還小時,少量遊資就可把整體股價抬上去;在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後,要把整體股價抬上去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

  對潛在的、合理的年均升幅以及當前已實際獲得的年均複合升幅考察,最重要的意義不在於預測大盤,而在於可以讓我們知道,目前所處的位置,是一個絕對有利的持股地位或者相對有利的持股地位,還是絕對不利或相對不利的持股地位,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投資與操作策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