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金融機構搶灘“養老金+”

  • 發佈時間:2015-11-26 01:09: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國鋒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在政策推動和保值增值壓力下,養老金投資渠道正加快豐富。日前,經國務院批准試點設立的國內首家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業內人士表示,在養老金入市投資即將開始的背景下,金融機構或將出現打造“養老金+”業務的熱潮。

  養老金市場化投資走向前臺

  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使養老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受到更多關注。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我國養老保障現在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未富先老、養老金缺口、如何建立多層次養老體系,以及養老金保值增值等問題。

  長期以來,養老金累計結余規模雖大,投資方式卻不多,加之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浮現,使保值增值壓力增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近日回應延遲退休年齡和部分地區養老金髮放問題時表示,2014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當期養老金支出大於基金徵繳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養老金待遇水準連續上調,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效應逐步顯現,參保人員中退休人數增速高於繳費人數;部分地區撫養比較高,負擔較重。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籌資渠道中,財政補助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對於少數歷史欠賬較多、基金支付能力較弱的老工業基地省份,國家將繼續加大中央財政補助力度。

  李忠表示,將多措並舉增強養老基金的支撐能力。包括進一步拓寬基金籌資渠道。啟動實施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推動基金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投資。

  在經濟轉型和市場化改革大背景下,養老金市場化投資走向前臺。2015年8月27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出臺並規定,養老基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産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産凈值的30%。養老基金投資國家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股權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産凈值的20%。養老基金資産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並按照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套期保值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在任何交易日日終,所持有的賣出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其對衝標的的賬面價值。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東風推進了養老金市場化投資的進程,專業運營機構群體的壯大也就是題中之意。

  塑造“養老金+”投資管理核心

  “養老金基金規模的擴大,也為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的成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公共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國養老金管理模式創新的體現。

  “銀行是養老金託管的構建者和供給者,託管的安全邊際和凈值都可以達到滿足。”全國社保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稱,養老金産業管理正處於社會財富管理的風口。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無法通過短期人口政策改變,未來可通過財務支援、財富管理提供更有力度的支援和保障。(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據介紹,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將在承繼建設銀行養老金業務的基礎上,以投資管理為核心,積極構建覆蓋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與個人養老金産品的全鏈條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其業務範圍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業務,企業年金基金管理相關業務,受託管理委託人委託的以養老保障為目的的資金等。

  王洪章認為,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養老金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銀行在養老金管理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如嚴格的風控和管理能力,遍佈全國的營業網點,都可以為養老事業的拓展提供支援。養老金公司也是建設銀行“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性經營正成為銀行業轉型的切實抓手。隨著中國銀行在2015年8月披露收購中航三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目前,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已聚齊壽險業務。2014年12月銀監會發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鼓勵商業銀行積極探索開展養老金、企業年金等受託資産管理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是客戶數量最多、客戶覆蓋範圍最廣泛的金融機構。深厚的客戶基礎,是銀行養老金融業務迅速推進、健康發展的根基和保證,也為商業銀行在養老金融業務領域提供了競爭優勢。

  2015年以來,銀行業整體凈利潤增速放緩,養老金市場激發了大型國有銀行更多的介入興趣。據了解,養老金運營不僅可以為銀行提供管理費用收入,還可以為銀行的資産項目提供低成本的長期資金,從而成為銀行業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大“混業”需監管再創新

  在銀行參與養老金市場化投資運營的背後,是混業經營改革加速破繭的現狀。

  2015年,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的前進步伐不斷加快。6月以來,先後有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寧波銀行、包商銀行、南昌銀行、民生銀行和江蘇銀行的資管或投行部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質,開啟了混業經營新領域。而交通銀行收購華英證券33%股權獲批准,被視為券商牌照在銀行業的落地。儘管銀行業集體加持券商牌照尚需時日,業內對銀行介入券商領域的預期已愈加強烈。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李揚近期在“財經年會”上表示,機構層面的混業在中國已大規模發生。

  混業經營的業務價值頗被機構看好。華泰證券表示,獲取券商牌照將可助益銀行完善業務佈局,打通業務鏈條,穩固金融核心地位,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增強客戶黏性,加強銀行運營的市場化程度和産品及業務模式的創新。

  “除了兼營保險、證券經紀和投資銀行業務,非利息收入也會受到來自網際網路平臺的收費收入快速增長及理財産品日益普及的帶動。”農銀國際研究指出,混業經營是金融改革的下一步,高度依賴利息收入的傳統銀行業務模式將轉變,並以較平衡的收入結構及含較高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比例的營業模式代替,以提高銀行盈利的品質。

  針對銀行參與養老金投資,胡曉義提出,這項創新需要各個部門不斷研究新問題,共同加強監管,提高資金運營安全。

  同時,混業經營如何監管的問題受到更多關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李揚表示,監管架構的改變與金融體系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不能説到底誰在前、誰在後,他們肯定是互相刺激、相輔相成的。現在之所以重提綜合監管的問題,是因為金融體系已經高度綜合經營了。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應加快創新完善金融監管架構以適應混業經營的發展需要,只有形成監管創新的合力,才能協調推進金融領域的各項改革,並深化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