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機構陽謀:創新産品成利益捆綁工具

  • 發佈時間:2015-11-14 03:43: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瑩穎

  愈演愈烈的小票結構化行情,使得機構間的“陽謀”明顯增多,抱團持股的“鬆散聯盟”頻頻出現。值得注意的是,類似MOM、FOF産品的出現,使得機構間的利益得以牢固捆綁,步調更加一致。

  捆綁利益

  陳立(化名)近期忙得不可開交。自10月跳槽到一傢俬募公司,陳立即刻開始馬不停蹄地四處聯繫渠道,發行基金産品。其公司近期發行的基金均是“新玩意兒”——MOM基金。

  簡單地説,MOM基金公司將資産分散配置給不同公募或私募公司的多位基金管理人。根據MOM産品資産配置以及投資能力的要求,挑選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委託資産由其進行投資管理,形成MOM産品基金備選池;並從基金池中選擇適合的基金,構建MOM産品,為其機構或者零售客戶提供資産管理服務。

  陳立所在公司在選擇基金管理人方面頗有意味。“我們産品的投向,除MOM基金的一般標準外,還要求基金管理人在選擇標的時必須步調一致。”陳立舉例説,公司向A陽光私募購買5千萬元私募産品,向B公募機構購買1億元公募産品,那麼A公司旗下産品必須購買5千萬元市值的C上市公司股份,B公司旗下産品必須購買1億元市值的C上市公司股份。

  購買同一隻股票是對基金管理人的最基本要求。事實上,觀察陳立所在公司此前運作的MOM基金,其性質類似于用創新金融産品的方式,使得多家機構成為利益共同體,共同進退。這種組合在做多股價時會帶來諸多方便。

  “比如去上市公司調研,一傢俬募機構難以獲得全面資訊,而多家機構組團前往,一起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預約調研時間相對方便;而上市公司也會更重視,見到公司更高層領導的可能性更大,獲取的資訊更全面。此外,各家機構的研究員從多個角度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比單槍匹馬的調研效果更深入,可以準確把握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有利於挖掘高成長價值股。”深圳一位知名私募黃先生説。

  背後故事

  此前,在數年的中小創牛市當中,市場中鬆散的“小票聯盟”比比皆是,“一年前,我參加過一次飯局,與其他數位持有同一家公司股票的機構人士聚首一間包房內,交流各自看法,彼此間最終達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協議,並約定了持股時間。”黃先生透露。

  不過,這種所謂的“私密協議”形成的“小票聯盟”拼的只是人品,約束力不足,在市場轉向之際,這種“聯盟”極易崩潰。“想不到的是,僅僅不到3個月,就有人開始大幅砍倉賣出,有的則是因為跳槽後新上任的基金經理直接砍倉。由於拋壓太大,那只股票人氣渙散,幾乎是市場中表現最差的一隻股。”黃先生説。

  從過往不少牛股崩盤的情況看,所謂的“私密聯盟”其實脆弱不堪,一旦出現系統性風險,肯定有人“搶跑”,率先賣掉股票,兌現收益。這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參與資金見此情景並不甘心,開始大手筆甩賣,股價因此加速下跌。在現實利益面前,所謂的“私密協議”其實就是一張沒有任何約束力的“白條”。

  而通過MOM方式則能為各方加一道鎖,使機構間的步調更加一致,與上市公司議價能力更強。(下轉A02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