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浙商證券副總裁李雪峰:選擇成長依然是長期的邏輯

  • 發佈時間:2015-10-27 05:32: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朱茵

  “當前市場無論從短線和長線看都值得樂觀,但中期略微謹慎,因此,平衡倉位將是比較好的應對舉措。”浙商證券副總裁、浙江浙商證券資産管理公司總經理李雪峰表示,當前市場可以説是倒逼出來的結構性機會。震蕩之下,唯有“成長股”可以不變應萬變。隨著浙商資管公司管理規模的擴張,投資重點從另類成長延展到經典成長。

  資管行業瓶頸亟待突破

  浙商資管今年上半年的凈收入行業排名第九,較年初提升了7位。作為一家地方性的中小券商,浙商資管的行業地位卻獲得了高度認可。李雪峰表示,未來在體制環境改善的情況下,各類資産管理公司完全可以通過系列的資本運作發展壯大。

  浙商資管除了行業地位領先外,品牌商譽也非常好,資産管理總規模上半年就達到1042億元,躋身千億資管行列,同比規模增長24%。此外,公司各項業務上半年以來也取得了明顯進步。例如,在主動管理上大有作為,業務佈局較為完善,在大的資産類別上不偏廢。值得一提的是,其權益類投資業務收入也創歷史新高,實現業務收入2億元。截至10月20日,浙商資管權益類産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54.3%,其中浙商金惠3號以116.77%的收益率處於同類券商資管産品首位;固定收益業務繼續堅持“高而基”戰略定位,深度挖掘被低估的債券標的。目前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平均凈值增長率在同期同類中排名前五分之一;私募投行業務繼續探索財富管理和非標私募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其中,融合展業和股票質押取得突破,員工持股、股東增持、資産證券化、打新基金、PPP等新業務都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募基金從無到有,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其公募業務資格獲得近一年來,已發行産品兩隻,另有浙商匯金轉型升級和浙商匯金中證轉型成長指數基金獲批待發;量化投資作為資管公司的一項新興成長業務,收入增長明顯,特別是自主研發的“中證轉型成長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99%,即使在大跌期間,也明顯跑贏其他市場主流指數。

  雖然行業地位獲得認可,但李雪峰坦言,目前多數券商資管受制于資本金的約束和體制的限制,發展的可持續動力有所欠缺。但市場化的投資公司,如九鼎、中科招商等在新三板掛牌,從市場上獲得了豐富的資源優勢。還有一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也醞釀掛牌新三板,以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這種方式券商也不妨效倣。資管行業的發展正在多管齊下,未來優秀機構將通過全方位的資本運作,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另類成長成就業內黑馬

  “我們就是專注成長股,選擇成長依然是長期的邏輯。”李雪峰明確表示,隨著公司資産管理規模的擴張,另類成長和經典成長成為兩大法寶。其中另類成長更接地氣,潛在收益更高,而經典成長相對收益穩定,可熨平收益波動。

  浙商資管堅守的另類成長股選股標準是“三高兩低一拐”,即高成長、高景氣行業、高估值、低市值、低漲幅、業績有拐點,這裡面最核心的是“高成長”和“低市值”,所以其選股模型力求圍繞高成長、低市值、低漲幅和業績有拐點來選擇股票。而經典成長即白馬成長,標準略有不同,為“三大兩優一寬”。“三大”包括行業空間足夠大,流通市值比較大,每股凈資産比較大;“兩優”是指經營業績優良,成長性的品質優異(包括成長的內生性、持續性和穩定性);“一寬”則是以技術、管理、團隊為代表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形成的護城河足夠寬。

  談及對於成長股的堅守,李雪峰認為,正是從成長股的投資上找到可追溯、可複製的投資依賴路徑,才逐漸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並且這一投資管理體系已經形成傳承,即使面臨人員的更疊,也不會影響産品的穩定。

  倒逼出結構性機會

  國慶節後,市場反彈幅度不小。不過,李雪峰強調,這僅僅是倒逼出來的以改革為目的、以新經濟為方向的結構性機會。因此,投資者尤其要把握成長股機會。

  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助中國經濟的轉型,對此,李雪峰比較樂觀。在他看來,科技創新和金融改革兩大抓手可以解決中國經濟轉型的長久問題。就A股市場而言,由於優質資産減少,收益率降低,在當前資産配置荒的大背景下,權益類資産的性價比體現出來。從資産配置的角度看,權益類的配置勢在必行。

  “短期看,市場暫無太多利空因素,而長期看,中國經濟轉型是必然。”所以浙商對於市場短期和長期都看好,但中期或存在國內外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不確定因素,還需要謹慎審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