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一場口碑的勝利

  • 發佈時間:2015-10-14 00:30:5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走進北京車公莊新華1949園區,曲徑通幽,終於找到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18棟樓。總經理劉洪濤指著豎在門廳處的《夏洛特煩惱》海報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現在電影市場終於認識我們了!”

  作為電影市場的新軍,開心麻花小試牛刀原本只期望賺點“印象分”。“10月2日票房突破1億元大關後我就不在乎了,因為在電影市場上我們的品牌立起來了,口碑也賺到了,以後我們再齣電影就會更順利了。”劉洪濤興奮地説道。但開心麻花賺到的還是遠超想像,截至10月13日,《夏洛特煩惱》票房達到9.77億元。

  不同於在電影市場上只是初次嶄露頭角,開心麻花在話劇市場上早已博得大名。根據開心麻花公佈的公開轉讓説明書,自2003年4年有限公司設立以來,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共完成創編話劇20部,累計演出場次超過3000場,累計觀眾人數超過150萬人。憑藉此,開心麻花積累起巨大的話劇IP資源,也得以在籌備多年後進軍電影市場,《夏洛特煩惱》便是根據同名話劇改編而來。

  上海榮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培敏在2013年投資了開心麻花,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自己最看重的就是開心麻花的話劇IP,“在此之前,我投資了長城影視,發現影視劇很賺錢。然後,就開始尋找同類的影視劇公司,包括海潤影視、慈文影視我都接觸過,但都太貴了。後來我想,影視公司最核心的就是IP,為什麼不轉而尋找相對便宜的話劇IP呢?最後找到了開心麻花。”

  在鄭培敏投資之時,開心麻花已經開始籌備拍攝電影。2012年,開心麻花曾嘗試將話劇《烏龍山伯爵》改編的電影劇本送審,結果沒有通過。《泰囧》上映後的大紅大紫真正刺激到了開心麻花,2012年底,開心麻花成立了影業公司,並在2013年嘗試推出原創劇本,最後還是無疾而終。2013年底,開心麻花決定將已經上演一年的話劇《夏洛特煩惱》改編成電影,並得以在今年國慶檔與《港囧》一決高下。

  《夏洛特煩惱》的成功也源於當下的IP熱潮。在熱門小説、熱門網路劇、熱門電視劇,甚至一首歌都被改編成電影的當下,品質上乘又與電影有著天然聯繫的話劇有望成為電影改編的下一個洼地,除了《夏洛特煩惱》,一大波話劇正走在改編成電影的路上。華泰證券指出,今年國慶檔的影片表現,集中體現了娛樂內容産業的幾大趨勢,其中之一便是IP正成為市場的敲門磚,國慶檔排名前三的《夏洛特煩惱》、《港囧》、《九層妖塔》均帶有IP光環。

  在眼下國內拼IP、拼行銷、拼口碑的“三拼”電影市場上,除了原創IP之外,讓《夏洛特煩惱》成為黑馬一路逆襲的更重要原因還在於口碑。

  與已有《人在囧途》和《泰囧》打陣的《港囧》,以及號稱“《鬼吹燈》10億讀者”的《九層妖塔》相比,《夏洛特煩惱》的IP光環要稍顯暗淡,在話劇這一小眾市場上,開心麻花多年積累的觀眾人數也不過150萬。在行銷上,《夏洛特煩惱》的表現更是堪稱“災難”。劉洪濤透露,“我們第一款預告片出來的時候,騰訊全網推,可24小時候後只有70萬的點擊,這讓我們非常難受,很灰心。如果我們能有一個知名演員出演的話,可能就有幾千萬的點擊了。”

  上映之前,開心麻花內部進行了多次討論,大家普遍對宣傳上的不給力有意見。劉洪濤最後鼓勵大家:“我們這樣的電影,你就是把它放到新浪首頁,都不一定有人關注!但今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有一個很好的現象,那就是中國觀眾沒有錯過任何一部好電影!我們為什麼不對自己的電影有點信心呢?”

  劉洪濤的信心來自於自媒體時代的口碑效應,這在今年的電影市場上已經愈發顯著。“《夏洛特煩惱》在話劇方面已經非常成功,改編成電影后也經過了長時間的籌備,從2014年1月拿出梗概,3月份拿齣劇本一稿,5月份主創到位,再到8月8日開機,10月15日完成,後面又補拍4次,並多次殺青。”劉洪濤表示,在傳統的宣傳渠道走不通後,開心麻花轉而以全國路演的方式發動粉絲的力量,力圖通過口碑傳播讓電影的票房起來。

  自9月30日上映以來,《夏洛特煩惱》票房一路飆升,單日票房從首日2300萬元,一路升至10月6日最高點11158萬元,最後以832萬元的輕微優勢超越《港囧》,將國慶檔票房冠軍收入囊中。這不能不説是一場口碑的勝利,也是中國電影在自媒體時代發展的大趨勢。

  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無論從IP背景、導演與演員陣容以及製作投入上來看,《夏洛特煩惱》都難與《港囧》和《九層妖塔》媲美,其逆襲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口碑,尤其是觀眾“自來水”的力量,這點與暑期熱映的《大聖歸來》有一定相似之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