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遠離高盛,靠近雷曼

  • 發佈時間:2015-09-19 00:31: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融城傳真

  □本報記者 王亞宏 倫敦報道

  在一家成熟公司的管理層,每位高管在公眾面前都有固定的分工,有人扮白臉,有人唱紅臉,這都是事先謀劃好的。不過商場如戲,全憑演技。一旦有哪位商界大佬在對手戲方面露出瑕疵,就會讓投資者對公司裏“一家人説兩家話”的情形感到擔心,甚至會讓人擔憂管理層出現分裂。最近一個搞出這種大烏龍的是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

  成立於1974年的嘉能可在圈內被稱為大宗商品界的高盛,其業務涵蓋鋅、銅、鋁、煤及穀物等多個品種,不但覆蓋礦産、冶煉、加工、市場銷售領域,還能為大宗商品的生産商及顧客提供融資、物流及其他供應鏈服務。公司2011年在倫敦和香港掛牌上市時,曾引起整個大宗商品領域的轟動,公司的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

  不過時過境遷,現在與其説嘉能可像是高盛,不如説更類似于2008年初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市值已經滑落到上市時的三分之一,股價在近4個月中更是被腰斬。扣除2013年斥鉅資收購斯特拉塔集團後出現的76.6億美元資産減記後,最近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已經開始出現虧損。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司的投資級信用評級再被下調,會導致融資更加困難,信用違約風險走高——這道“死亡軌跡”與當年雷曼兄弟的遭遇如出一轍。

  或許是為了避免最壞情況的發生,三周前嘉能可的首席財務官出面給投資人打氣,認為公司的情況像是“一面走路,一面嚼口香糖”那樣輕鬆愉快,由於現金流“令人放心”,公司會繼續支付股息,保持信用評級也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信用評級機構很快就跑出來打臉,標準普爾將嘉能可的評級展望從穩定降至負面,稱中國增長放緩將使銅價和鋁價受壓,這將給公司業務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信評機構調降評級就像是投資市場中的一枚核彈,嘉能可的股價旋即遭遇自2011年上市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在大宗商品價格進入漫長熊市中,嘉能可也失去了往日的風光。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凈虧損達6.76億美元,人們看到的是一份自上市以來最醜陋的資産負債表。在雪上加霜的痛苦時刻,輪到首席執行官艾維·格拉森博格出來唱白臉了。他公佈了規模龐大的出售資産併發行股票計劃,宣佈暫停股息發放直至發佈後續公告,希望以此使300億美元的凈債務減少大約三分之一。

  標普警告稱,如果嘉能可在保護其評級方面承諾不夠,或者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則將繼續下調其評級。而格拉森博格的講話顯示出嘉能可捍衛評級的決心。

  但最關鍵的一點是大宗商品的價格卻是連嘉能可這樣的巨頭也無法掌控的。目前彭博的大宗商品指數位於2009年以來的低位,空頭主宰市場情緒。嘉能可雖然為了保護銅價不至於像鐵礦石和煤那樣直線下墜,而決定縮減在民主剛果和尚比亞的40萬噸産能,不過面對供應過剩的市場,這部分産能是否足以成為撬動銅價回升的支點還很難説,因此公司唯一能做到的是力圖在目前大宗商品價格疲軟的情況下實現未來現金流的最大化。

  如果這些措施都不能起效的話,那麼嘉能可更糟糕的時刻還在後面,無論高管怎麼分工,公司的境遇都會遠離高盛,靠近雷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