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禽類養殖業三年圍城

  • 發佈時間:2015-09-14 01:30: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大宗商品“調整年”,無論是農産品還是工業品,“跌跌不休”均是行情主要趨勢,反映到實體經濟層面,就是對應産業鏈的經營困境。包括蛋雞、肉雞在內的家禽業的養殖困境,從2012年的“速生雞”事件開始發酵,再到2013年的禽流感打擊,至今三年有餘,整個行業都還處於喘息之中。

  “肉鴨處於飽和狀態,肉雞處於超飽和狀態。我們今年屠殺量比去年明顯減少,為每月420萬隻,而去年每月520萬隻。沒辦法,殺得越多,賠得越多。”山東大寶養殖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忠寶在8月底舉辦的山東全省家禽業發展問題研討會上表示。

  “無論集團還是整個産業都呈現過剩狀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肉食事業部趙景全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現在家禽飼料總體産能過剩,今年的應用率僅為40%,至於種苗更是如此,公司的雞、鴨種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以低於成本價在銷售。

  “其實蛋雞的過剩也非常厲害,祖代蛋雞産能過剩50%,父母代過剩30%。”山東愛佳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習之表示,2013年全國蛋雞進口量為38萬隻,2014年為23萬隻,今年則不到12萬隻。儘管一直在下降,但市場卻進入轉型升級的洗牌期。“像蛋雞大省河北,農戶在加速退出。現在蛋雞的人工成本比過去翻了一番,40歲以下的人基本招不到,土地等成本也在提升。”

  孫習之指出,目前,蛋雞産業有個怪現象,商品代利潤好,祖代虧損嚴重。究其原因就是我國祖代蛋雞過剩,行業面臨洗牌,表現在飼養集中度在提高,呈現出散戶退出,規模戶增大養殖規模的趨勢,這在河南、河北和山東尤為突出,統計數據顯示蛋雞存欄五千到五萬的規模戶佔到62%的比例。

  “現在蛋雞一改過去‘北蛋南運’的格局,本地消費率明顯提高。這一改變給蛋雞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消費者對新鮮、口感好的雞蛋有巨大需求,行業企業可以以此為突破口抱團發展。種雞越來越往大戶、大企業集中,由於種雞企業多,分佈廣,但實力小,這就使得個別大企業在短期內對某一區域採取低價傾銷打擊當地種雞企業。”孫習之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