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境外股指期貨發展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9-14 01:30:4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利靜

  截至上週五收盤,三股指期貨總成交量為6.47萬手。其中,滬深300期指成交2.01萬手,持倉4.76萬手。上證50期指成交8187手,持倉2.05萬手。中證500期指成交6184手,持倉8907手。

  期指的成交持倉比由最高時的35左右下降到目前不到1。對此,期指研究員給出解釋——“從前期指交易有資金一天可以做30—40個來回,現在一多半的人都不動了,少數人在交易”。

  股指期貨加碼管控措施並不是首度出現。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日本股災過程中,出現過類似的情景。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跌逾20%,其中道瓊斯指數收盤時下跌了508點,由2246.74點狂跌到1738.74點,跌幅達22.6%。這被稱為“八七股災”。市場將矛頭指向股指期貨,認為這一衍生工具正是罪魁禍首。

  伴隨著討論日益激烈,當時的裏根政府組成一個跨學界與業界的調查委員會調查股災成因,報告結果後來被寫入著名的佈雷迪報告。佈雷迪報告最後指出,現貨市場成交與回報緩慢是導致期貨貼水的主要原因,股指期貨並非帶動現貨股市下跌的元兇。

  報告建議,芝加哥期貨市場與紐約證券現貨市場要有統一開市與停市的機制,股指期貨與期權市場也應有交叉保證金,以防止現金流不對稱的保證金追繳。

  類似的情景在1990年的日本重新上演,日經指數從歷史高點回落後,日本輿論集中將股指期貨認作股市下跌原因。

  在輿論壓力下,1990年8月起,大阪交易所不斷提高各種限制措施。最終,日經225股指期貨的委託保證金率從最初的9%上升到30%,交易保證金率從最初的6%上升到25%;手續費從原有的萬分之4左右的水準大幅上升至萬分之8。

  嚴格的限制措施下,大阪交易所股指期貨有時一天只能交易5分鐘。而1986年9月“近鄰”新加坡交易所搶先日本推出的225指數期貨此後成交迅速活躍,一度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股指期貨。數年之後,日本金融界關於股指期貨的爭議逐漸消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