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蔣光祥:資産證券化為何與股市表現冷熱殊途

  • 發佈時間:2015-09-09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與當前讓人揪心的股市走勢不同,資産證券化領域近年來走出了上升勢頭。尤其是在銀監會和證監會相繼發佈備案制新規後,2014年新發行的3118億元資産證券化産品總規模創出歷史之最,已接近過去所有年度的總和,同比增幅超12倍。

  在國務院《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精神指導下,銀監會和證監會備案制的出臺,堪稱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的標誌性事件。

  無論是信貸資産證券化(央行和銀監會監管,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還是企業資産證券化(證監會監管,滬深交易所市場掛牌),均有效擴大了資産證券化基礎資産的涵蓋範圍,市場參與主體進一步擴大。

  但讓資産證券化駛入快車道,呈現爆髮式增長的原因顯然不止這些外部利好。資産證券化流程憑藉標準、專業的相關金融運作,能夠以市場化的方式把社會資本集中起來,在實體經濟不同領域和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資本的優化配置,或許這才是更重要的內因。

  此外,近年來銀行業在快速擴張中積聚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使得自身存在進一步轉型發展的內在需求。在此背景下,可以起到盤活資産、分散風險和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效用的信貸資産證券化得以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以公募基金子公司、券商作為代表的新興參與主體,當前也迅速入局。相關産品的設計和行銷也行動起來,一大波資産證券化浪潮襲來,並成為其自身管理規模提升的一大利器。尤其對於前者來説,在通道業務式微的今日,不少機構專門成立了資産證券化部,並將此作為朝主動管理方向轉型的戰略路徑。資産證券化實踐有望逐漸從試驗性、階段性向規模化、常態化發展。

  不過,與任何一種新的金融手段或者工具一樣,傳統金融業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聲譽風險,並不會因為資産證券化這一個新事物的出現而銷匿。

  短時間來看,資産證券化尚存在不少不足和制約因素,需要在以下方面跟進:一是業務開展的頂層設計,取消總額度限制,由發起機構根據自身業務需要及市場情況自主發行;二是發行前審批流程的進一步簡化,提升發行後上市交易流通的審批效率;三是稅收優惠的可行性研究,提升産品吸引力;四是拓展發行市場,培育多層次投資人;五是強化風險控制和後續監管,避免衍生再證券化等風險較高的産品等,時機成熟後可最終啟動資産證券化的立法。

  縱觀歐美國家的資産證券化歷程,亦有一些共同規律可借鑒:首先,具有政府背景的專業化機構是推動資産證券化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次,法律地位的確定和稅收減免優惠是促進資産證券化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最後,市場競爭和産品創新有與之相匹配的監管進行引導和規範。

  回顧我國資産證券化十餘年來的發展歷程,亦是一部實體經濟對資金的渴求史。

  目前,資産證券化的最佳窗口期已經到來,産品類別多樣,空間巨大,市場方興未艾。

  但也要清楚地意識到,變革來襲背後是監管部門和市場主體在相關領域的艱辛探索與努力付出。前行的道路並非坦途,監管部門應更有擔當。

  (作者為鑫元基金銷售經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