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三、德國經濟金融發展模式對我國的啟示及借鑒

  • 發佈時間:2015-09-07 01:09: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比于其他發達國家,中德之間的共性要更多一些。在社會價值理念層面,中德都崇尚社會秩序、有更為接近的法律框架以及強烈的改革意願。在經濟模式層面,都注重宏觀調控與市場競爭的結合,都有比較發達的製造業以及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制。因此,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及中長期發展,都可以從德國的經濟金融發展模式獲得更多的啟示與借鑒。

  (一)公平和效率並重,形成政府調控與市場競爭良性互動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是德國經濟金融實現穩健快速發展的保障。借鑒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一是進一步從廣度和深度上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消除因行業和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産品和服務進出障礙以及對非公有企業的差別待遇,提倡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公平競爭。二是政府應以有限干預為原則。政府職責應體現在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和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絕對不能成為“閒不住的手”。三是應進一步完善財稅體制。特別是要逐步增加能源稅、資源稅,並調整轉移支付的方式,體現以人為本、按需分配,而不是從上至下按項目分配。

  (二)以科技創新、扶持中小企業和教育改革為抓手,夯實實體經濟基礎

  不斷創新的製造業是德國實體經濟的基石。借鑒德國模式,一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可通過創新集群效應來引領科技創新和新興産業發展,形成企業、大學、研究機構以及融資和諮詢機構共同構成的開放式創新集群,構建研發合作網路,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協作的創新發展格局。二是繼續扶持中小企業。確保中小企業在融資、貿易和稅收等方面的平等機會,充分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使其形成穩定和長期的預期。三是發展職業教育領域。引導教育理念和社會文化的轉變,確立多元化的培養目標。積極探索産學合作方式,鼓勵企業對學校進行投資、捐贈,並予以減免和抵扣稅收的獎勵,加強學企的良性互動和共同發展。

  (三)平衡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重,加強對金融體系的審慎監管

  德國審慎的金融體系保證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同時也避免了風險累積。借鑒德國金融模式,一是要注重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平衡發展。我國可適度提高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中的佔比,但同時要防止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對産業資本的衝擊。二是要對混業經營加強監管。一方面持續對金融創新保持積極審慎的態度,堅持鼓勵與規範並重,並做好預防性監管。另一方面構建和完善高效的監管體系,加強對創新型、跨業務、跨市場等金融機構和市場活動的監督與管理,避免監管真空或監管重疊。三是適度提高央行的獨立性。使央行可致力於維護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建立多元化的保障房體系,培育並規範租賃市場

  德國房地産市場是一個嚴格受到政府管制和干預的市場,但其效率不可謂不高。借鑒德國的房地産模式,一是科學規劃和調控房地産市場。逐漸強化房地産行業的民生産業的定位,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並通過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對房地産市場供給進行調節,抑制炒房投機行為,避免泡沫膨脹。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社會保障住房供應體系。我國可嘗試建立多元化開發、多渠道補貼和多形式供給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對保障性住房進行開發商建房、單位集資建房和部門委託代建的多元開發形式,拓寬對保障性住房的多項補貼渠道,並實行高、中、低檔不同定位的多種供給形式。三是培育並規範房屋租賃市場。政府不僅要努力建設由公租房和廉租房組成的政策性租房體系,還需從稅收等方面對社會化租房市場加以扶持和鼓勵,規範租房市場秩序和保障房屋租賃的合理價格。

  (五)提高社會保障支出佔比,促進社會公平與穩定

  德國的社保制度與財政可持續性實現了良好的平衡,並且能夠産生足夠的激勵。借鑒德國社保模式,需在“十三五”期間適度提高社會保障支出佔總支出比重,並注重兩個平衡。一是社會保障與經濟效率的平衡。政府需將收入再分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促進社會公平和維護社會穩定為目的,避免降低社會經濟效率。二是社會保障與財政能力的平衡。社會保障制度應嚴格控製成本,一方面避免對個人和企業納稅者造成沉重負擔,另一方面防止泛福利化的社會保障制度使政府財政陷入惡性迴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