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大事項”到“重大資産重組”
- 發佈時間:2015-09-02 03:26: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四個月前,中材科技以重大事項申請停牌時,沒人想到它會以重大資産重組的方式收尾。無論對於投資者,還是市場,甚至公司本身,這樣的一次國企改革都遠遠超出預期,中材科技捷足先登走到了中材集團國企改革的前列,成為集團複合材料整合平臺。
8月22日,停牌四個月之久的中材科技發佈重大資産重組方案,公司擬作價38.5億元,以15.99元/股的價格向大股東中材股份發行股份2.4億股,購買其持有的泰山玻纖100%股權。同時,以18.58元/股的價格向盈科匯通、寶瑞投資、國傑投資、君盛藍灣、金風投資、珠海融嘉、國建易創擬設立的有限合夥企業、啟航1號非公開發行股票1.71億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31.8億元。
在重磅資産注入的同時,中材科技還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啟航1號便是為公司管理層與核心骨幹設立的股權投資計劃,本次將認購864萬股。
通過上述“一石二鳥”的方案設計,中材科技拉開了公司乃至整個中材集團國企改革的序幕。
四個月前,投資者們關注的還是中材科技即將發佈的靚麗一季報,沒人會把中材科技與國企改革聯繫起來,即使是在中材科技停牌之初。在一季報公佈前的4月21日,公司發佈停牌公告,理由是“重大事項”。重大事項是什麼,引起投資者紛紛猜測。有投資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當天上午9點之後才發佈停牌公告,我當時感覺這應該是集團要求的,否則不會這麼突然。如果涉及到集團層面,很可能涉及重大資産重組,但公司又僅僅説是‘重大事項’。而且,之前幾天我打電話問過公司是否會有重大資産重組,公司表示近期沒有。”但到了5月13日,公司再次發佈停牌公告時的理由已經成了“重大資産重組”。
從“重大事項”到“重大資産重組”,這樣的一次變更甚至超出了中材科技管理層的預期。“在4月21日停牌之初,確實只涉及到上市公司層面的重大事項,也就是定向增發。按照我們原來的計劃,是想通過募集資金,一方面降低我們的資産負債率,另一方面是想為未來的發展儲備資金,包括我們後面要上的一些項目以及對外的並購等,都需要資金的支援。同時,我們也想借著國企改革的契機,通過這次定增,在員工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方面進行探索。而當我們把方案上報到中材集團之後,集團方面非常重視,並把方案改成了重大資産重組。”中材科技一高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實際上,在中材集團的層面,國企改革一直是預期之中的事情,包括泰山玻纖注入中材科技的消息也已經傳聞多年。但之前,在絕大多數市場人士眼中,排在中材集團國企改革優先順序前列的不是中材科技,而是水泥製造板塊的天山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三家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中國中材集團下轄中材國際、中材科技、中材節能、國統股份、天山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中材股份共8家上市公司。集團三大核心主業為水泥工程EPC、水泥製造業務、新材料(風電葉片、複合氣瓶、先進陶瓷、玻纖等),多元化的業務給集團留下了廣闊的改革空間,特別是水泥製造業務板塊。
中材集團于2005年開始佈局西北水泥市場,逐步收購了天山股份、新疆天山建材集團、寧夏建材集團和賽馬實業,並新建大量生産線,逐步發展為西北水泥市場的龍頭企業。但旗下的天山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主營業務均為水泥生産,在區域覆蓋上也存在一定的重合,同業競爭問題一直存在。
中材集團曾于2010年9月7日承諾:用5年的時間,逐步實現對水泥業務的梳理,並將水泥業務整合為一個發展平臺,從而徹底解決水泥業務的同業競爭。而隨著2015年9月7日的來臨,市場普遍預期中材集團將通過整合三家上市公司的水泥業務,同時注入優質資産來化解水泥同業競爭難題。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最後捷足先登的竟然是中材科技。不過,從中材集團的層面講,率先把中材科技推向集團國企改革的前臺也並非沒有先兆。中材科技總裁劉穎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近兩年一直在落實集團加快‘兩個優化’、深化‘兩個加強’、推動‘三個轉變’的工作思路。”
“兩個優化”是指優化企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兩個加強”是指加強基礎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三個轉變”是指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品質效益的轉變、從注重國內經營向國際化經營的轉變、從産業鏈過度延伸低端向專長高端的轉變。由此來看,相對於其他産業平臺,中材科技作為中材集團的複合材料整合平臺更加符合集團的改革方向。
中材科技主要從事特種纖維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的製造與銷售,並面向行業提供技術與裝備服務。而泰山玻纖主業為玻璃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生産,為全球五大、中國三大玻璃纖維製造企業之一。通過上下游的整合,強強聯合必將使中材科技與泰山玻纖獲得更好的協同發展。
特別是,在新一輪央企整合預期被引爆的背景下,中材科技的國企改革看起來更是意義非凡。海通證券分析稱,“中材科技發佈公告重組泰山玻纖,我們認為,應從央企改革的大背景去解讀這一公告。中材科技的重組動作實質上反映了央企合併浪潮下中材集團面臨的外部壓力,需要做大做強旗下上市公司以在未來的整合中提升話語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