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期貨公司上半年凈利37億

  • 發佈時間:2015-08-31 05:31: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馬爽

  經紀業務整體向好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國150家期貨公司營業收入、手續費收入和凈利潤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1月—6月,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潤37.0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2.48億元相比大幅增長196.96%;營業收入合計為126.93億元,同比增長61.51%;手續費收入累計為68.63億元,同比增長65.10%。

  此外,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期貨市場客戶權益為4227.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8.63%,凈資本為497.84億元,同比增長10.76%,凈資産為676.63億元,同比增長21.86%。

  目前來看,期貨公司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經紀業務收入、資産管理業務收入和利息收入三大部分。而作為期貨公司的支柱性收入之一,儘管近年來期貨公司低佣金率吸引客戶已陷入惡性迴圈,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金融市場的火爆,期貨公司傳統經紀業務收入也出現顯著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期貨市場雙量(成交量和成交額)同增。全國期貨公司代理交易額為353.68萬億元,同比增長205.77%;代理交易量為16.96億手,同比增長62.61%。

  “上半年,股指期貨成交量大幅上升、商品期貨成交量穩中有升、客戶權益上升帶來大量利息收入等,均為期貨公司收入增長貢獻較大。”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

  廣發期貨副董事長肖成表示,上半年,金融期貨交易額的顯著提升,也反映出市場投資者結構在發生變化,機構客戶數量增加,除原本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之外,不少私募機構、資産管理資金等也在不斷涌入市場。

  此外,與以往幾年相比,期貨交易所返傭期貨公司現象逐漸消失。“沒有收到交易所返傭。”多家期貨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

  除傳統經紀業務收入及利息收入之外,創新業務也成為拉動期貨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規模419億元;對比發現,2014年全年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規模僅為124.82億元,今年一季度末為275億元,二季度增長144億元。“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預計今年全年期貨公司資産管理規模將繼續大幅增長。”王駿表示。

  截至6月30日,共有42家風險管理公司在協會完成設立備案,其中39家已備案了試點業務。42家公司註冊資本為49.6億元,總資産為101.58億元,凈資産為37.26億元,上半年度業務總收入為138.72億元,凈利潤為8550.65萬元。

  國海證券半年報顯示,子公司國海良時期貨與上年同期相比,凈利潤出現增長,主要是由於開展自有資金投資獲得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下半年收入增幅將放緩

  儘管上半年期貨行業整體取得不錯收益,但展望下半年,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期貨公司收入增長幅度將放緩。

  王駿認為,7月份以來,股指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均出現下滑,下半年股指期貨品種的經紀業務收入將下降,將會令券商係期貨公司這部分經紀業務收入增長放緩。不過,商品期貨從7月開始成交量出現大幅增長,下半年有望帶動這部分經紀業務收入增長。與此同時,作為客戶權益規模的重要貢獻方,金融期貨交易量下降,也將會導致期貨公司下半年利息收入下降。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期貨公司創新業務收入有望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資産管理、風險子公司、投資諮詢業務也有望繼續壯大期貨公司收入來源。“總體上,下半年,期貨公司收入增長幅度將放緩,但全年來看,期貨公司整體收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肖成也表示,下半年,期貨公司創新業務收入將會繼續增加,因一些期貨公司已度過摸索時期,也交過一些“學費”,目前已處於穩步發展期。且未來將會更加注重風險控制管理,創新業務也將會更加穩健地發展壯大。

  除已有的收入來源,王駿還認為,期貨公司還可以通過香港分公司代理境外經紀業務來增加收入來源,而資産管理業務中的主動型管理項目的大發展也有望帶動期貨公司業務收入增長。此外,未來賬戶管理方向的投資諮詢業務和“一對一”資産管理業務也有望成為期貨公司增收部分。

  “下半年,國內原油期貨有望上市,屆時海外投資資金有望加入國內衍生品市場,同時也將拓展期貨公司的國際業務,這也有助期貨公司增收。”肖成表示,境外業務及場外市場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預計這兩項業務有望在明後年得以規模性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