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央企重組步穩蹄疾

  • 發佈時間:2015-08-10 00:30: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推進“一帶一路”及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央企重組明顯提速。

  8月7日有報道稱,中遠和中海兩大航運央企擬於近日聯合組建集團層面的“改革領導小組”。據悉,該領導小組由五人組成,將於近期商討兩集團整合改革事宜,並將在三個月內制定出初步的改革方案,完全整體合併預計在2017年前後。7日晚,中遠係與中海係旗下5家上市公司: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中海科技集體發佈停牌公告稱,因各自公司的控股股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自2015年8月10日起停牌。

  8月6日,國資委網站發佈公告稱,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實施聯合重組,意味著南北車合併正式收官。

  實際上,自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併、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併事宜相繼獲批後,市場中對於中遠、中海兩大航運央企以及中船重工、中船集團兩大造船央企合併的消息就不絕於耳。此前北船和南船領導層對調,以及此次中遠係與中海繫上市公司集體停牌,更是增添了市場對於央企整合的預期。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交通運輸業和裝備製造業最有可能産生央企間的重組合併。”李錦表示,這兩個領域國家重點鼓勵走出去、且能夠實現産能轉移,同時反過來促進“一帶一路”的發展,這是一個雙向推動的事。動車、核電,加上傳説中的航運業央企的重組,顯然“一帶一路”戰略是國企重組直接的推手,央企重組同時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2015年是國企大重組、大整合的一年,航運、建築、電力、鐵路、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的眾多央企將面臨大規模的合併重組。”國金證券認為,由於中遠和中海兩家航運集團船隊大、體量足、市場重合度高,連續虧損可能引發國家層面對航運企業的戰略佈局。此外雙方集團及旗下公司高管、經營層主要領導很多都具備兩家公司工作履歷,具備整合的基礎。二者重組必將帶來顯著協同效應,重組之後船隊結構也能進一步優化,減少內耗;航線能夠共用,內外貿相結合,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拓展和鞏固客源的同時增強自身服務,適當抬高航線運價,著重管控燃油成本。

  對於南北船的合併,國金證券認為,南北船本屬一家,共同承擔我國海軍幾乎所有現役艦艇建造任務。船舶系統大部分研究所集中在北船,南船則在建造能力上具有較為突出優勢。目前中國南船總資産2123億,擁有廣船國際、中國船舶鋼構工程3家上市公司;北船總資産3710億,擁有中國重工風帆股份樂普醫療3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國重工、廣船國際、中國船舶存在同業競爭關係,整合概率較大。參照南北車合併實施方案,未來可能的合併將以北船為主,中國重工可能成為最終整合平臺。

  此外,對於中鐵係的合併,國金證券認為,即便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否認合併傳聞,但未來中國企業出海,尤其以高鐵出臺為代表的同類企業海外競爭,有望得到國家層面更好統籌。中國中鐵與鐵建合併有利於發揮我國高鐵、城軌建設在世界競爭中的優勢,消除內部互相壓價的惡意競爭和內耗,提高企業利潤。

  李錦同時強調,央企重組應該遵循幾個原則,即國家需要的原則、企業自願的原則、市場經濟的原則,主業集中的原則、提高效益的原則、提高國際話語權的原則等。除了像南北車那樣出於國際競爭的需要“合二為一”外,央企重組還要從産業鏈的角度進行業務整合,整體産能輸出,這樣更能産生好的經濟效益。待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後,特別是央企分類、經濟佈局與重組文件出來,對於央企重組的各種猜想才能證明真偽。

  “2015年可以説是國企改革關鍵之年,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會加快推進國企改革、資産證券化的進程。”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48萬億凈資産,實現資産證券化的部分不超過10萬億元,大量資産在體外,這將帶來資産重組、整合以及整體上市機會,給A股市場的估值提升帶來新的動力。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