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會資本撬動基建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7-27 00:26: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倪銘婭
2015年上半年我國GDP實際增長7%,出口增速放緩,消費相對平穩,而構成投資的三大主要板塊中,房地産與製造業投資短期內回暖的概率很小,只有基建投資有加碼空間。分析人士認為,在政府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舉債彈性受限的情況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前景廣闊,有望帶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基建投資,從而對衝經濟下滑風險。
千余項目待啟動
2015年上半年,國務院、財政部、發改委等共發佈十余項PPP相關政策,在規範PPP項目發展的同時給予各種投融資便利,以推動PPP模式落地。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在其門戶網站開闢了PPP項目庫專欄,合計發佈擬推廣項目1041個,總投資額高達1.97萬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髮現,在各省區的項目中,近87%的項目來自三四線城市,另13%的項目來自一二線城市。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的在交通領域,佔總金額的64%,且一二線城市以軌道交通項目為主,三四線城市則以公路交通項目佔優。在項目的運作模式上,仍以建設-經營-轉讓( BOT)模式為主,合計442個BOT項目,約佔項目總數的42.46%。
財富證券認為,總體來看,我國PPP項目立項數量已十分龐大,但目前簽約比例不高。在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各級政府將會採取多種措施推進已立項項目的資本對接、加快項目開工建設進度,從而帶動經濟走出低谷,維持宏觀經濟總體平穩發展的格局。
從政策導向看,凡公共服務領域均可採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行業將受益。財富證券表示,但就目前實際運作的項目看,運營模式相對成熟的領域主要在公用事業/環保、園林綠化、交通運輸等行業,智慧城市領域亦有少數項目開始運作。
保障社會資本收益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在第10期“中國PPP沙龍”內部研討會上獲悉,多個省份和地區的PPP項目正加速推廣。參會業內人士表示,PPP項目前期投資額度高、回報週期長,其要成功推廣需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完善頂層設計。他們認為,PPP項目回報的長週期性決定了收益面臨較大不確信,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社會資本利益,最大限度消除其對進入後風險的擔憂,方能促進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日前表示,PPP項目需要制定相應法律、法規來保障社會資本的利益。地方政府信用風險是PPP項目失敗的首要風險。社會資本和地方政府在PPP項目中實際地位的不平等,需要通過法律、法規約束地方政府的違約行為。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原先簽訂的PPP項目進行保護,使其免受法律法規變動的風險。
管清友同時表示,要通過財政稅收政策給予PPP項目以支援。對於公益性項目,要通過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財政補貼缺口等組合使社會資本能獲取穩定且合理的收入水準。對於需重點發展的産業,如養老産業、環保産業等,中央政府可出臺相關法規條例,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此外,應通過信貸優惠、股權融資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PPP項目前期投資大,也限制了一些有專業技術但無充裕資金的企業參與。通過信貸優惠、設立産業基金、資産證券化、項目收益債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使更多企業能參與到PPP項目中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