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央會議夯實牛市三大基礎 長期資金有望持續入市

  • 發佈時間:2015-07-13 07:5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經濟步入新常態,股市迎來新機遇。為緊跟市場新變化,解讀市場新熱點,及時報道投資者關心的話題,本報今起推出“A股新常態”欄目。我們將用鮮活的故事、深刻的分析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展現新歷史階段下不同視角、不同層面的“A股新常態”,以期把脈投資節奏,前瞻市場變化趨勢,努力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新聞。

  在經濟新常態下,A股翻開新篇章。當前及未來較長時期內,宏觀環境利好權益類資産,大類資産配置的深度變化將吸引長期資金入市,尤其是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和相關制度完善,長期資金入市持續性將得到有力保障,而在源頭活水的充分滋養下,A股牛市有望不斷演繹新的精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總結經濟新常態的特徵,歸結起來可理解為在約束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增長方式轉變,對權益類資産尤其是股市的利好十分明顯。一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經濟增速,這意味著股市系統性風險較小,市場估值、上市公司業績底部較堅實;二是要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無風險利率將進一步下降,這有利於提升A股估值水準;三是改革攻堅和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發展的新動力將推動經濟轉型,這從根本上帶來A股長牛走勢。

  牛市預期明確,大類資産配置變化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未來會發生深刻變化。比如,有券商測算,若目前約50萬億元居民儲蓄的2.5%配置成股票 ,則未來幾年能給股市帶來萬億元增量資金。對追求更高收益率的投資者大資管時代到來給他們提供有組織、有規模入市的契機,相關資産管理機構蓬勃發展帶來的存款搬家不可小覷。再比如,保險機構頻繁舉牌上市公司,看似有些不計成本,這正是著眼于長遠的投資行為,保險資金整體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比例不足10%,在2005-2007年牛市行情出現時的股票倉位曾達12%-19%的水準。可以説,目前仍有數千億乃至上萬億增量資金入市空間。

  股市對長期資金吸引力在增強,資本市場改革推進將主動引入更多長期資金。滬港通啟動邁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重要一步。這只是開始,在不遠的將來,內地和香港基金互認、深港通、A股納入MSCI指數等都將為A股市場引入巨量資金。股票期權、股指期權等産品推出將為這些長期資金提供更多投資工具。

  隨著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長期資金入市空間很大。例如,企業年金相關政策正在完善,制約其總額擴大的制度性障礙有望進一步破除。更值得關注的是基本沒有投資股市的3萬億元基本養老金、1萬億元住房公積金結余資金。有關部門已把養老金投資運營問題納入到養老保險頂層設計體系中進行研究。住房公積金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也提上日程。

  長期資金入市空間正在打開。目前,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顯示流動性不足的困局,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可有效提升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這符合經濟新常態下大戰略的要求,因而對其入市的持續性和可能的規模應有充分估計。對A股而言,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在推動股指上漲同時,將漸漸改變投資者結構、再造股權文化,發揮相當於“定海神針”的穩定器作用,讓牛市步伐更加穩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