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管齊下 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

  • 發佈時間:2015-06-24 01:22:2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倪銘婭  責任編輯:楊菲

  國務院近日印發《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再度釋放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信號。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盤活存量財政資金、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速落地、有序實施地方債置換、推進營改增與結構性減稅將成為下半年財政政策的看點。

  盤活存量財政資金

  對於經濟下行壓力,業內人士表示,此時如果不加力穩增長,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除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外,政府更為直接可控的宏觀調控手段就是財政支出。

  “産生大規模存量財政資金的主要原因一是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專款專用類資金沉澱較多;二是預算執行困難或不及時,使得年末結轉結余資金堆積。”申萬宏源分析師李慧勇表示,財政政策要做到真正的積極發力,不僅穩增長投資和降稅清費要“加力”,財政資金的使用也應“增效”。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成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今年的財政實際支出安排就包括了中央財政以前年度結轉資金1124億元。

  中金公司研究員邊泉水認為,國務院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有利於增強積極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今年前5個月財政支出進度較快,按全年財政預算測算,下半年財政支出增速勢必回落。盤活存量資金將提高積極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避免財政支出下滑帶來的緊縮風險。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5月財政擴張暫時性放緩不改變總體寬鬆基調,財政政策將持續發力。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將及時發力,承擔穩增長責任。4月財政支出顯著攀升之後,5月財政擴張出現暫時停頓,但未來將進一步維持寬鬆格局。在地方政府融資體制改革限制基建投資資金來源的背景下,財政政策將持續應時發力。財政部門將通過逆週期加杠桿推動融資需求再度回升,避免經濟陷入債務通貨緊縮困境。同時,財政發力將有效減輕地方政府融資體制改革壓力,為破除舊的融資體制創造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近期穩增長政策頻出,財政政策漸成主角。

  “財政政策加碼有助於經濟下半年企穩回升。”邊泉水錶示,盤活存量資金相當於在當年的財政預算之外額外增加政府的可支配資金,並且不會提升政府部門的負債率,可以促進財政政策更好地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預計下半年GDP環比增速將得到改善。

  推進PPP項目落地

  如何盤活存量資金成為財政政策實施的關鍵。分析人士稱,正如國務院《方案》提出的,“推進項目資金的統籌使用”是一大舉措。《方案》將該舉措位列十大舉措之首,意味著重大項目能否有效落地關係著存量資金的盤活,體現了當前保重點支出的調控意圖。

  從各地情況來看,PPP合作項目正加速推進。去年下半年以來,財政部、發改委出臺一系列鼓勵PPP推廣的政策。財政部推出了30個PPP示範項目,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探索推廣PPP模式。

  中國證券報記者23日在第9期中國PPP沙龍上獲悉,目前每個省份基本都出臺了超過1000億元的PPP合作項目,項目正在加快落地。一位參會人士表示,從實地調研的情況看,制定PPP合作方案比出臺PPP項目更重要。制定方案首先要做好前期準備,包括提前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審、招投標、政府採購等工作,確保預算一旦批復或下達,資金就能實際使用。

  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各地正在加快推進地方債發行。荀玉根表示,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地方債是重要的資金來源,6月份地方債凈發行“井噴”至6000億元。

  廣發期貨分析人士表示,根據此前財政部提出的要求,今年第一批債務置換的發行工作需在8月31日前完成,剔除已發行的規模,未來3個月每月需發行近3000億元。

  荀玉根認為,地方債大規模發行標誌著財政政策真正轉向積極。2013年以來,雖然名義上一直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在實際,2013年地方平臺非標崛起,財政實際積極而貨幣實際偏緊。2014年以來地方債務走向規範,財政實際偏緊而貨幣一直偏松。2015年6月以來,地方債大規模發行,財政政策真正轉向積極。

  實施結構性減稅

  加快營改增改革、實施結構性減稅也是財政政策發力的重要抓手。業內人士預計,營改增改革今年將全面完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的營改增將在下半年全面完成,總的原則是通過營改增使得這些行業稅負得到減輕。營改增的全面完成會帶來減稅的規模效應,預計今年的減稅效應達到2000億元。在所有行業營改增改革完成後,未來增值稅改革將進一步減少稅率檔次甚至降低稅率。

  梁紅稱,在營改增全面完成後,如果進一步優化增值稅稅率,整個營改增改革實現的減稅規模可能達到9000億元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營改增的意義在於消除和減少重復徵稅,目的是發展經濟。地方政府應充分利用稅收的杠桿作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從而解決地方財政困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