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的“拿錘綜合症”
- 發佈時間:2015-06-18 00:56: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興業全球基金 陸申旸
查理·芒格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理論就是“拿錘綜合症”,闡述的是當工人拿著手中的錘子時,只專注于眼前的釘子,對周圍其他事物一概不知的現象,即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A股在短短的十個月間從2000點躍至5000點,投資者對於市場的熱情也隨之狂熱起來,如果將錘子理論類比到今日的投資者和他們手中持有的股票,也頗有相似之處。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將本輪牛市與上世紀80年代的台灣股市以及90年代的美國網際網路狂熱進行過對比,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台灣和美國的股市最終都以泡沫迅速破裂而結束,而今天的A股市場,隨著股指越高,參與者們也愈發謹慎。何時是市場頂點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只要頂點未到,都是買入良機。而只要參與者相信頂點未到,市場的每次大跌或調整,都會迎來報復性上漲。芒格也引用了眾所週知的巴甫洛夫實驗理論(條件反射實驗)來解釋了這一現象。投資者在大跌後不計後果買入,更刺激了價格高位時的劇烈波動。然而絕大多數情況是,如果當投資者意識到這是頂部時,股市已經走到了右側半山腰。而且,投資心理學也發現,當股票價格位於高位時,散戶們買入的衝動遠高於低價時,當然,隨之而來的錯判率也會更高。
狂熱的牛市終會有終結的一天。由於以上幾種常見的現象所産生的誤判,也難免會使得下跌時更腥風血雨。提示風險與泡沫的存在,應當是泡沫破裂前專業投資人最關注也是最應做的。但是賺錢往往是大多市場參與者唯一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淩駕於理性及專業之上。
芒格建議以尋求投資顧問的方式,對自己可能存在的誤判加以糾正。他同樣也建議,即使這樣,也應該對於經濟市場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二,這是為了對顧問進行謹慎考察,也便於理解顧問投資方式中的道理所在。
如同拿錘者,盯著眼前的一枚釘子很難顧全大局,但向後一步,站在新視野上卻可以審視眼前的困境。投資也是如此,牛市中,擔驚受怕卻阻止不了買買買的衝動,不如找一家靠譜也謹慎的投資機構,或挑選一隻適合在調整時能將管理人和投資者利益捆綁的基金産品。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