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模式創造巨大金融需求
- 發佈時間:2015-06-12 00:43: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周文靜
網際網路金融經過多年的發展後,所涉領域在不斷擴大,從傳統的小微借貸、票據保理等傳統業務到珠寶、黃金、農業等産業鏈條,同時商業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從單一分散的借貸到信託于産業鏈形成閉環的金融服務。
在農業金融服務上,隨著土改的推進,原來缺乏金融服務的農村金融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農發貸CEO楊世華表示,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剛剛開始,新的農業生産模式正在創造巨大的金融需求。P2P是否將走向垂直細分領域,對此農發貸COO鄭偉博認為,未來將會有非常優秀的垂直細分類的P2P涌現。
農業經濟資金需求大
中國證券報:農村金融發展情況如何?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如何切入提供農村市場?
楊世華:近兩年來,中國農村的土地政策改革進程在加快,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允許農村土地經營權作為抵押措施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並要求放開土地經營權流轉,使農村金融領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前,單個的小農戶農資農具採購金額小,融資需求分散,在經營權流轉放開後,規模化的農業生産將成為新農村的發展趨勢,伴隨著土地經營權流轉與農業生産規模化,集中性的資金需求會逐步呈現,整個農業經濟將存在非常大的資金缺口。
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剛剛開始,新的農業生産模式正在創造巨大的金融需求。現代農業存在三個痛點,即資金、技術和農産品銷售。資金,就是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切入點,農發貸過去一段時間的運作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自3月15日農發貸平臺正式上線以來,目前平臺上註冊用戶已經突破4萬人,平臺成交額突破1.8億元,金融機構聯合貸款突破1億元。
中國證券報: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遇到哪些難點?
楊世華:農民貸款難是農村金融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制約農戶取得金融機構貸款的因素有很多:一是農業經濟財務制度不健全,生産經營狀況難以通過財務手段進行核實;二是農戶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農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權等不僅在抵押上存在産權障礙,又存在估值難與價值低等問題;三是農戶信用難以在徵信中足夠體現,金融機構獲得的資訊十分有限;四是農村地域廣大,交通較為不便,單筆金額又較小,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成本較高。造成銀行、農信社等傳統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興趣不高。農發貸致力於紮根農村,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手段、供應鏈金融産品等思路來解決這一問題。
垂直細分平臺興起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垂直細分平臺的興起?
鄭偉博:網際網路金融經過兩三年爆髮式的發展,目前已進入相對成熟、細分的模式,比如説農業貸款、車貸房貸、學生貸款。在電商領域有淘寶、京東這樣的綜合性平臺,也有像唯品會這樣的垂直平臺。我們判斷,P2P行業未來將會與之類似,綜合類的有陸金所、人人貸這樣的大平臺,垂直細分類的P2P未來也會有優秀的涌現出來。
不同於美國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將來很大的空間會通過跟産業鏈整合來發展。農金圈就是通過與産業鏈整合的模式。純粹的P2P平臺,在經濟下行,風險釋放的時期,如果沒有很好的風險控制,將存在極大風險和挑戰。但是網際網路金融和産業鏈結合,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它通過消除仲介,縮短整個供應鏈,將極大的提高效率,創造價值。對於農發貸而言,P2P平臺僅僅是解決農戶資金需求的渠道之一,未來還會通過與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合作、或資産證券化的方式來解決農業融資難的問題。
中國證券報:作為農業垂直細分平臺,農發貸有怎樣的發展戰略?
楊世華:與其他綜合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相比,農發貸最大的特點是聚焦農業垂直領域,專注整合農業産業鏈金融,包括網際網路模式下的便捷融資、供應鏈整合、農資電商以及食品安全等。農發貸的借款項目遍佈全國各地,目前已覆蓋全國20省、50個市縣、50萬畝耕地面積,覆蓋了全國主要農作物産區。
農金貸依託諾普信在全國3000多家合作經銷商和8000多家零售店,從十萬農場主中精選借款人,將農戶生産種植過程中的資金需求發佈到農發貸平臺,投資者的資金以P2P形式直接借給上述優質農戶,以滿足農戶的農資採購需求。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