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楊宇:指數化投資迎來歷史性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5-25 01:36: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徐文擎

  控制跟蹤誤差是指基靈魂

  楊宇稱,作為一款非常同質化的産品,能否控制好跟蹤誤差是區分指數基金好壞最天然的標準。“指數基金就像一隻表,除去奢侈品的因素,衡量手錶好壞最重要的因素是看它走得準不準;同樣的,精準複製指數也是指數基金最天然的使命。”他説。

  因此,在過去十餘年管理指數基金的生涯中,楊宇一直將控制好跟蹤誤差放在自我要求的首位,不願意主動承擔行業配置、個股選擇和增減倉位的風險去獲取超額收益,“這是指數基金和主動管理基金最大的區別。如果説嘉實滬深300ETF的跟蹤效果好,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注重財經紀律,不願意為了獲取收益去背離被動投資的本質。”

  在此基礎上,他願意去獲取一些市場上近似的無風險收益。“指數基金對大部分股票長期持有,如果這其中有股票做定增,我又可以比較優惠的折扣拿到一定的份額,那我可以賣掉手上已有的這只股票,再以七折的價格買進相同股數的股票,對應的風險是定增的鎖定期內(一般為一年)不能賣這只股票,但如果我能合理地預計和控制倉位,比如我知道這一年內大約申贖量有多大,在比較安全的範圍內去做置換,比如本來持有1000萬股,換掉其中的500萬股,這樣就可以既賺取其中的差價,又不影響跟蹤誤差,是一個近似的無風險收益。”他舉例説。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理念,嘉實指數基金在精準複製指數上一直處於行業領跑地位。

  指數化投資迎歷史機遇

  近幾年,隨著國外被動投資的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和國內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的指數化投資有了長足發展。

  “特別是最近一兩年來,大量公募明星基金經理奔私,去年6月統計的數據顯示,44%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到一年。在這種情況下,公募在調整戰略佈局,發展工具化、大眾化的指數産品成為主要路徑之一,而不是單純依靠明星基金經理來吸引客戶。比如看好市場,我就提供一隻指數基金;看好某個行業,我就提供一隻行業基金。在這種趨勢下,指數基金未來十年會處於一個高速增長期。”楊宇介紹。

  他認為,隨著MSCI等海外指數將A股納入全球指數體系的預期逐漸增強,將為中國帶來大量需要配置A股的海外資金,而境外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對全球資本市場的配置通常是自上而下,比如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佔多少比重,機構投資者也可以將相應比例的資金配置到A股,而自上而下最好的辦法是配置指數ETF,這將大大促進中國指數基金髮展。隨著中國居民資産配置的全球化,未來以境外指數為標的的投資會有很好的發展。

  “指數基金從去年12月以來有了很大進步,這體現了中國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的特點。中國投資者分為兩類,一類在銀行端,不願承受風險;另一類天天在股市,具有典型的風險偏好,分級基金B端正好滿足了這類客戶的需求,順應了牛市中高杠桿帶給投資者的吸引力。今年,嘉實在分級基金上會有相應佈局,在産品設計上更加注重用戶友好性,抓住投資者需求,提供滿足市場熱點的標的産品。”

  他提到,2015年是中國衍生品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年,中證5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的上市交易以及上證50ETF期權上市交易,促進了衍生品市場的蓬勃發展,而衍生品的發展會給基礎市場産品帶來活水和動力,“市場對於指數標的和ETF的需求會明顯增加,比如2010年滬深300ETF上市後,滬深300成了市場主流和核心的指數之一,但2010年前大家對滬深300的關注可能並沒有那麼高。未來中證500和上證50指數也會一樣得到市場更加廣泛的關注。”他説。同時,在他看來,中證500股指期貨推出的意義遠遠大於上證50股指期貨的意義,無論對於指數化投資還是市場中性産品、絕對收益産品,都帶來了非常大的發展機會,“我們肯定會抓住這樣的機會,為投資者提供不同風險收益組合的産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量身定制,而只有當市場上出現各種各樣需求的時候,指數化産品才會有更加穩定的發展。”楊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