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重構券商價值

  • 發佈時間:2015-04-22 01:56: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莉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技術的浪潮正憑藉一股改變與顛覆力量席捲著經濟生活和金融市場,證券行業也不例外。由於網際網路環境的形成,人們直接消費和支付的習慣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網際網路企業憑藉技術和數據的優勢在金融領域發起一場跨界的競爭,受傳統壟斷資源保護的證券行業會飽受衝擊。與此同時,監管層對限制的逐步放開和門檻的降低已然明確,網際網路對證券行業的滲透和改變是必然,也是大勢所趨。

  無論是電信、零售,還是旅遊、金融,網際網路技術顛覆的行業實際上存在某些共性特質,就是通過技術升級的方式,將原有的價值結構全部打碎然後進行重組,創造適合網際網路時代的高效運作模式,從而獲得爆髮式增長。從商業的角度而言,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將傳統産品的生産和銷售模式進行重構,用數字化的方式改變成本結構,因而也改變原有的盈利方式。從這一點而言,券商與網際網路之間的結合也將是一場價值重構的過程。

  網際網路會以怎樣的方式對當下的證券行業進行改造呢?券商將發生怎樣的角色轉換?首先,對於券商而言,旗下綜合從經紀、投行到資管等多項業務,每一項業務內容實際上包含非常精密的組織架構和金融屬性的沉澱。網際網路僅僅只能通過技術化手段從分項業務方面逐個滲透,而首當其衝的正是零售端的經紀業務,這也是當下網際網路券商為何通過低佣金方式來尋求競爭空間。一方面,經紀業務搬上網路並不存在難度太高的技術門檻;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企業擅長通過類似免費策略來改造傳統行業,以分享式平臺來吸引客戶資源或流量。用網際網路企業慣用的説法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吸引流量進入,僅僅只是挖掘證券業務價值的第一步。

  其次,券商內部的組織結構也會由於網際網路化的存在而發生根本性改變。傳統上,證券公司內部機制和管理制度文化並沒有適合空間來培育網際網路基因,如果券商謀求網際網路轉型,則意味著此前的組織架構將會失效,需要重新分配內部框架。尤其是在一些非關聯的子部門或者分項業務中,如果利益分成機制合理,則可能出現證券公司和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的深度融合,比如將交易系統維護的基礎設施工作外包給網際網路企業,或者在大數據分析和客戶價值挖掘上採用網際網路雲平臺等等。這種改變對於券商而言,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網際網路屬性的定制化個性化將會移植到券商業務內容中,傳統標準化的零售模式將有可能被個性化定制的方式取代。券商需要改變傳統的服務思維,挖掘用戶需求,然後從中尋找可能的價值空間,從而保留住當下可能隨時發生遷移的客戶基數。學會借鑒網際網路的方式來改造當下的服務模式,不斷推出新的産品和增值服務,用全生命週期的目標去打造財富管理體系,從傳統的交易服務商轉變為財富管理私人顧問,這將是券商行業可能出現的角色變化。

  當然,目前券商還不需要“談網色變”,因為金融專業性較強,不少證券行業的業務實際介入的門檻較高,網際網路企業是否真正能夠完全滲透和顛覆還屬於未知數。券商網際網路化,並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多的將是涉及網際網路思維改造的一個命題。券商需要熟悉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歷史,主動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和渠道來進行自我改造,才不會在這場顛覆革命中喪失主動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